桓溫一聽,心中越發高興,又道:
“安石賢弟覺得本官應該如何北伐掃清天下呢?”
謝安正色道:
“臣久在田野偏僻之地居住,對朝堂軍國大事不甚了解,又怎麼敢在主公麵前獻醜呢?”
“主公胸中韜略無數,自然有北伐之周密計劃。臣隻需遵從主公的命令行事即可,又何須自作主張?”
如此這般,無論桓溫怎麼詢問,謝安都是一連串的馬屁送上。
這也讓桓溫如沐春風,竟拉著謝安連續聊了三天,這才正式授予謝安官職,讓他在荊州出仕。
【憑借著出色的口舌才能,謝安立刻得到桓溫的器重。】
【在桓溫的全力支持下,謝家不但渡過了謝萬北伐全軍覆沒導致的大危機,甚至還更進一步地在東晉朝廷內部獲得更多的官職,擴張了勢力。】
【一年後。】
謝安一臉悲痛地前來求見桓溫。
“主公,臣的弟弟謝萬過世了。”
桓溫大吃一驚。
“這,怎麼會這樣?”
“安石,節哀順變啊。”
謝安才剛四十歲,謝萬都還不到四十,而且又在建康而不是北伐戰場,正常來說不應該會死的。
謝安俯身下拜,誠懇地開口。
“謝萬過世,謝家在朝廷中缺乏人手,還請主公批準讓臣回歸朝廷,充當您在朝堂上的耳目和黨羽。”
桓溫陷入沉吟。
讓謝安這麼一個知情識趣,說話好聽的幕僚離開身邊,桓溫很不情願。
謝安見狀又道:
“臣不是自誇,在交際這方麵頗為擅長,而且朝廷中也有不少人脈。”
“近來主公和朝廷的關係多有緊張,臣若能前往建康,必可從中為之緩和一二。”
桓溫再度沉默,過一會對謝安道:
“若本官有朝一日欲遺臭萬年,又該如何?”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實則出自桓溫之前在心腹們麵前說過的一番話。
“若不能流芳百世,那便當遺臭萬年!”
它的潛台詞是,假如桓溫不能當一個流芳百世的忠臣,做一個遺臭萬年的篡位之臣也未嘗不可。
桓溫想以此試探謝安的態度。
謝安聽到“遺臭萬年”這四個字後表情明顯變化了一下,但馬上就恢複正常,誠懇開口:
“司馬氏之江山由來,仔細論之,亦遺臭萬年矣。”
桓溫徹底放心,哈哈大笑。
“安石,你且去建康便是!”
兩天後,謝安坐船離開了荊州。
從建康前來告知謝萬去世消息,並隨謝安一同回轉建康的侄子謝玄有些好奇地開口:
“您去年來荊州時乃是乘車,為何今年回歸建康卻是坐船呢?”
謝安微微一笑。
“來時寸步難行,回時歸心似箭!”
數日後,建康碼頭。
謝安剛剛踏上建康的土地,就看到了滿臉悲苦表情的王操之。
他心中頓時一跳,有了種極為不好的預感。
還沒等謝安開口,王操之就大哭起來。
“叔父,我爹他……走了!”
謝安如遭雷擊,整個人定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