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心中頓時一跳。
曆史書上一筆帶過的真相?
他情不自禁地坐直身體,等待著劉秀開口。
劉秀掃了一眼麵前大殿,笑嗬嗬地說道:
“你看看眼前這些一品、二品大臣們,能不能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劉莊掃了一圈,突然明白過來,脫口而出。
“世家!”
“對了。”劉秀露出笑容:“朕的大漢,嗯,也就是金幕中的東漢,代表的是世家的利益。”
“大漢建立時的規則是完全傾向於世家的,若是換成彆的王朝反而不會有這麼對世家有利的規則,那他們自然也就會衷心擁護大漢。”
“朕舉個例子,什麼羌人、鮮卑人造反,邊疆那些世家大族們必會傾儘全力幫助朝廷滅掉他們。”
“有世家的幫助,有朝廷的大義名分,朕就有了整個天下的支持,什麼慕容垂、姚萇這些人還是個事嗎?”
“你若不信,想想黃巾之亂。它的規模比起慕容垂、姚萇之亂可大多了,還不是被大漢短時間內平定下去?”
劉秀說到這裡,敲了敲麵前的禦案,淡淡道:
“想當好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分配好利益。世家既然從朕和大漢這邊拿到了最大的一塊蛋糕,那他們就會自發的往死裡維護大漢,當大漢的忠臣。”
“哪怕有某些世家的族長不願意這麼做,他的族人也會自發起來將其推翻,接著選出一個願意擁護大人的新族長。”
“什麼聯姻關係、友誼關係,都不如利益關係來得靠譜,懂了嗎?”
劉莊徹底明白了過來。
“原來如此,兒臣懂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一句話,道儘千古君臣關係本質!
劉莊隨之開始了舉一反三。
“按照您這樣的說法,苻堅在分配利益上顯然出了問題。”
“嗯,他應該是壓縮了氐人和漢人的利益,分給了羌人和鮮卑人太多利益。”
劉秀嗬嗬一笑,點頭道:
“沒錯,事情很顯然就是這個樣子。你想想,王猛、鄧羌死後,金幕鏡頭裡苻堅身邊的重臣都是誰?”
“符融,主理朝政。苻丕,鎮守關東。還有什麼造反的苻重、苻洛這些,都是他的苻氏皇族兄弟、子侄。”
“氐人豪強們得到的是什麼?十五萬戶氐人被強行遷出關中,他們的家園讓給鮮卑人居住。”
“漢人得到了什麼?王猛死後,漢人從原本和氐人共治天下的地位急速下墜。”
“連慕容垂這種鮮卑人都能當長安府尹,但王猛死後金幕中還有哪怕一個漢人大臣出過鏡,苻堅逃亡的時候有漢人大臣陪同嗎?”
說到這裡,劉秀看著金幕畫麵中被五花大綁丟在馬鞍上一動都不能動的苻堅,嘿嘿冷笑一聲。
“苻堅這家夥,表麵上喊的口號是各族平等,實則玩的還是相互製衡那一套。”
“他但凡真的是儒家文化的腦殘粉,真的死心塌地全力推行漢化,真的讓氐人全部融入漢人之中,那又怎麼會有這些叛亂?”
劉莊一想,還真是。
氐人、漢人兩大民族一直以來都主張乾掉羌人姚萇)和鮮卑人慕容垂)。
一旦苻堅徹底站在氐人、漢人這一邊,姚萇慕容垂早就死翹翹了,那如今金幕中的叛亂也就無從說起。
劉秀淡淡道:
“苻堅繼承的是氐人的江山,靠的是漢人王猛、鄧羌的智謀和武力統一了北方,氐、漢兩大民族就是他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