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街十七號!
方寸間美食街,並不是一條街,而是由一橫一豎兩條街組成的一個十字型街道。
趙自傑三人眼前的這條街,名叫‘方寸街’,在方寸間正中間位置,有個十字路口,橫著另一條街,名叫‘雲霄街’。
方寸街和雲霄街合在一起,就是‘方寸間美食街’。
據傳,這裡早年間是個小漁村,名叫‘房村’,在濱海城整體拆遷那個年代,關於這片區域的規劃出了點問題,於是這村子沒能和附近其他村子同步拆遷,百姓也都沒搬走,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維持著原狀。
拆遷進行到後來,百步之外都已經是高樓大廈了,但這片區域卻一直以平房為主,最高也不過三層小樓。
同時因為時代的裹挾,說不清從何時起,這兩條街開始逐漸有了一些飯店。
一開始,這些飯店以工薪階層家常菜為主,主要客源為附近拆遷改建工地上的工人們。
也許是因為客源足夠多,後來這裡漸漸竟成了氣候,於是便增加了許多其他檔次其他菜係的飯店。
如今這裡的大部分房屋雖然也都已經完全翻新過,但都是房主為了開店,自己出錢出方案做的翻新,沒有上級的乾預。
至於為什麼沒人乾預?據說是因為在最初的市政規劃裡,本就有‘美食街’這一設計理念,所以乾脆順勢而為,就把這裡當成美食街來塑造。
而這些房屋的翻修風格也多以‘修舊如舊’為主,儘可能的保持著原有的建築特色,久而久之,竟然也打出了名號,真成了濱海城比較出名的美食街。
“媽,我想起來了,對麵那個方寸間那邊,好像就有兌獎的地方,咱過去看看吧?”
盯著馬路對麵看了許久,趙自傑忽然說了一句。
趙母迷茫的看看兒子,點點頭說“好啊,小傑你記性真好…你以前來過這裡?哦對,來過,來過…”
趙母說著說著,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難以啟齒的回憶,連忙住了嘴。
趙自傑知道,母親一定是想起了兩年前。
兩年前,自己就是在這條街上的一家飯店吃畢業散夥飯時…變成植物人的。
想到這裡,怕母親難受,趙自傑便笑著說道“走了媽,兌獎去,咱馬上也要有錢啦,您以前從沒來這裡吃過飯,往後咱天天來,哈哈…”
趙母用力的點點頭,跟著兒子一起朝方寸間走去。
穿過馬路走到方寸街街口,趙自傑稍微放慢腳步,朝街邊那個比自己還高的正方形紅色雕塑看了一眼,一時之間,他竟有種千言萬語難以出口的感覺。
站停幾秒鐘,自覺失態,趙自傑收回思緒,招呼母親和老白繼續走。
一邊走一邊看著街道兩旁的景象,看著看著,趙自傑不禁有些詫異,怎麼這條那般著名的美食街,如今竟然這般蕭條?
趙自傑還記得,兩年前,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這裡吃飯時,這條街上雖不至於人潮洶湧,但確實熱鬨繁華,自己甚至因為人群的衝撞,幾度差點和同學走散。
可如今的這條街,完全不是自己印象中的樣子,整條街上一共有多少行人,自己一眼看過去就能數清。
難道…是因為這會兒還不是吃飯時間,所以行人才這麼少的?
嗯,肯定是如此。
趙自傑一邊想著,一邊尋找著合適‘兌獎’的場所,但還沒等他找到,便先被一家飯店吸引了注意力。
兩年前,自己就是在這家飯店吃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