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們被這幾封奏折打得措手不及,但又無可奈何。
靖安侯是新上任的兵部左侍郎,有協掌軍務之職。
其上四封奏折,合情合理。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位在兵家上穩重無比的將領,在朝堂之上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四封奏折,文官們驚奇地發現。
原本認為是一等一大事的武院重開,似乎不值一提。
與其他三件事相比,武院不過是幾名學生,一間屋子而已,算不得什麼。
一時間,京城人人自危,不知又要倒下多少官員。
而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則是眼睛放光。
認為靖安侯此舉是為了擾亂局勢,吸引文官的注意,達成昨日完成的密謀。
假道伐虢,馳援西北。
所以,五軍都督府毫不懷疑地出言支持!
給出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如今大乾邊疆就要打仗。
先查一查邊疆州府的主官,看一看有沒有私通外敵之舉動。
再查一查天下工坊,有沒有為蠻子兵器甲胄。
如此資敵行為,理應誅九族。
至於武院與當年大案,文官與武官們都當是靖安侯放出的煙幕彈。
但這兩件事,恰恰是林青想要真正辦成之事。
至於私通外敵與兵器甲胄流出一事,隻要大乾還在,就不能完全製止。
畢竟人的貪欲是無限的,隻要其中有利益,那些商賈與世家大族,冒著殺頭的風險也會去做。
此事還未平息,當日下午,靖安侯又上疏一封。
懇請陛下將拓跋硯移交給靖安軍,但其牢牢保護起來,以防被人殺害。
直至此刻,所有人才猛地意識到。
有拓跋硯這位大人物在,想要查一些事情,似乎變得簡單了許多。
畢竟他作為草原六王之一,知道的事情遠超大乾官員們的想象。
一時間,京城中充滿了殺機,不少大人想要將拓跋硯殺之而後快。
對於靖安侯的提議,陛下否之。
但命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衙門聯合看管。
若是拓跋硯出了事,三衙長官全部革職查辦。
吏部尚書宮慎之與內閣王無修督之。
刹那間,京城內的殺氣少了許多。
各方勢力偃旗息鼓,滅殺拓跋硯的計劃暫時擱置。
如今京城局勢混亂,但毫無疑問,拓跋硯死了就能結束一大半。
但拓跋硯不能死,一旦死了,先行遭殃的是朝堂的袞袞諸公。
誰想要拓跋硯死,就是同時與吏部,內閣,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為敵!
當然,其中也有人希望拓跋硯死。
但這幾方勢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達成了一個混亂的平衡,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若是在平時,犧牲一個衙門,做了也就做了。
但天下工坊與私通外敵之事還壓在頭頂。
誰敢做,誰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潑天的臟水就會襲來,就算是朝中勢力最大的王黨,也擋不住。
喜歡武神伐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武神伐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