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名烏孫部的族人快速開啟了忙碌。
右穀蠡王見到這一幕,眼神中不免出現了一絲輕鬆愜意,
經過一年的發展,軍略處的族人們從最開始的惴惴不安,到如今臨危不亂,愈發從容,進步速度難以想象。
一旁的烏孫茂生也露出笑意,感慨著說道:
“王,老夫沒有機會去看五軍都督府與兵部是如何議事的,但想來也大差不大,
儘管老夫不願意承認,乾人在軍略方麵做的比我們王庭之人要好許多。
老夫在京城時就聽聞,皇宮中收錄了許多乾人勳貴的家學,是從三百年前傳下來的,這簡直匪夷所思,隻可惜沒有機會進去看看。”
右穀蠡王烏孫升吉臉上出現幾分複雜:“老師,您是想?”
烏孫茂生點點頭:“乾人在這部分做的比我們好,我們草原人想要變得強大,需要取長補短,好的拿來用,壞的丟掉。
至少...乾人在傳承方麵下的功夫值得我們去鑽研。
就算不能讓整個草原六部都如此,我們烏孫部也要率先開始。
以往行軍打仗的技巧都由族人們口口相傳,這不好,要落在宣紙羊皮紙上,後人才可以隨時查看。
如此一來,我們烏孫部,草原人才會越來越強。”
右穀蠡王點點頭,對老師的說法表示讚同。
“如今軍略處已然有一些雛形,但這還不夠,反應的速度還不夠,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不少族人沒有打過仗,甚至沒有讀過一本像樣的兵書。
若他們都懂一些行軍打仗的方略,那想來軍略處還能大放異彩。”
聽到老師如此說,右穀蠡王點了點頭:
“老師,學生記住了,等戰事結束,學生會去做的。”
“嗯...王,你是英明的,能帶領我們烏孫部走出牢籠。”
話音落下,一名顯得極為年輕的烏孫部族人拿著十幾張宣紙走了過來,將其遞給烏孫茂生。
“大人,這是同僚們整理出來的行軍路線以及推測重點,還請大人查看。”
“我知道了,去吧。”
烏孫茂生接過宣紙,開始一張就一張地看了起來。
有的族人認為靖安軍隻是虛晃一槍,在截殺了斥候之後,便會返回赤林城。
畢竟千餘人的軍功,不管在哪裡都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還有人認為靖安軍誌不在此,他們想要突襲中軍大帳,給赤林城以準備時間,延緩烏孫部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一張紙上的訴說引起了烏孫茂生的興趣。
“屬下認為,靖安軍隻是路過,根據乾國傳來的訊息來看,靖安侯在京城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收獲,
大乾朝堂的一些大人對其厭惡至極,甚至在彭州還出現了盜匪截殺之事,值得一提的是,盜匪甲胄精良比之靖安軍無出其右。
屬下觀靖安侯此人行軍打仗天馬行空,既然走乾境有危險,說不得他會走域外,我部損失的斥候隻是順路為之。
後續派出去的斥候沒有發現其蹤跡,這恰恰說明了他早已離開。”
烏孫茂生臉色凝重,對於這種猜測他也有過。
不過那位靖安侯是貪婪的,絕對不會放過這裡出擊草原的機會。
烏孫茂生將手中的宣紙遞給一旁的右穀蠡王,笑著說道:
“王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