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擎天之柱靖安侯林青想要用拓跋硯的安危來換取曲州安危的事情傳播得極快,
就像是有一隻幕後黑手,在幾日之內就已經傳遍了大乾的東南西北...
如此速度駭人聽聞,堪比千裡加急。
聰明人都意識到了這裡麵有貓膩,
但..百姓是愚昧的,他們大字不識一個,隻相信自己見到的,聽到的。
對此他們深信不疑,
更有甚者,
省城裡的消息到了州府就變成了靖安侯與拓跋硯勾結,共同屯兵大乾。
到了各府各縣,就變成了靖安侯投效草原,進入拓跋部。
到了鄉裡...整個曲州已然淪陷,成為拓跋部的囊中之物。
曲州風浪城,距離京城傳出消息第六日,來往的商隊也將消息帶來了這裡。
曲州的百姓自然是不會信的,畢竟侯爺如今還不知道在哪裡,
就連布政使司的衙役們都已經派到了各地,就是為了找到侯爺的行蹤。
如今人還未見到,怎麼就與拓跋部苟合了?
大多百姓搖頭一笑,將之拋諸腦後,但也有人陷入了沉思。
五萬拓跋精銳就在邊境,他們是知道的,
有不少家裡的青壯都已經被抽調去了前線,如何也瞞不住。
但他們來了許久,一直沒有進攻,倒是顯得不同尋常。
蠻子嘛,與之打交道得久了,
就算是百姓也知道了一些他們的章法。
迫不及待就是其最大的特點,每年這個時候,
吉蠻部的那些人就像是餓極了的野狗,不由分說地要上來咬上幾口,
即便前麵是軍陣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
如今吉蠻部不見了,換成了更加強悍精銳的拓跋部,
但他們卻止步不前,這是何種道理?
他們有理由懷疑,侯爺真的與那拓跋硯達成了某種協定,換取了曲州安危。
不過他們也不好說些什麼,
若是他們不在曲州,大可一聲大罵,林青小兒,懦夫是也!
但他們在曲州,直麵拓跋部,能不打仗死人最好。
於是乎,一種怪異的氛圍在風浪城悄無聲息地蔓延開來,
就如那秋日的枯黃落葉,無聲無息間便已布滿街頭。
布政使司衙門正堂,三人相對而坐,最上首的是曲州長官左布政使嚴友賢,
左側是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榮九,
右側是都指揮使司指揮僉事納蘭元哲,
這三人便是如今這大乾西北最位高權重之三人,
一人掌錢財,一人掌刑罰,一人掌軍隊。
此刻大堂內的氣氛要比之外界還要凝重複雜,
三人眉頭緊皺,眼裡帶著驚疑,不可置否,果然如此,釋懷,總之便複雜多變。
最後還是嚴友賢歎息一聲,看向納蘭元哲:
“納蘭大人,可有侯爺的消息?”
榮九也將視線投了過來,他比之幾個月前顯得更加蒼老了,
處理衙門與世家大族地方豪族之間的糾葛,讓他耗費心血,也是他未應天官邀請,進京為官的原因之一。
納蘭元哲年輕的臉龐上多了幾分沉穩,
不誇張地說,人不逼一逼自己,自己都不知道有如此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