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九邊戰事還在進行,不如召靖安侯與平西侯入京坐鎮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都督九邊戰事。”
“再者...”王無修收起了臉上威嚴,變得和藹可親,樂嗬嗬地笑了起來:
“今年九邊戰事順利,陛下又值大婚,
請兩位侯爺入京一來可緩解京中流言蜚語,二也可讓京中百姓共同熱鬨熱鬨,畢竟國朝已經很多年沒有過如此大勝了。”
“臣附議,請兩位侯爺入京,邊軍之事可當麵問個明白,也省得文武百官在此胡亂猜測。”
工部尚書丘法成率先出列,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顯然極為讚同。
“臣附議。”兵部尚書莊兆沉聲開口。
“臣附議。”刑部尚書陳子開口。
“臣附議。”禮部尚書澹台長和開口。
“臣附議。”戶部尚書柴先玉開口。
“臣附議。”大理寺卿辛元直開口。
一時間,朝堂之內附議之聲此起彼伏,
九卿之中除卻左都禦史,吏部尚書,以及不在京城的通政使外,其餘六位儘數同意。
一股濃濃的壓迫感籠罩在皇帝與武將勳貴心頭,更讓一些文臣都暗暗吃驚,
把持朝政十餘年的王黨恐怖如斯。
讓人奇怪的是,其中一些人明明心向皇黨,與吏部尚書也極為交好,但此刻也出聲附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隻是微微一思索,便能明白其中關鍵。
文武之爭罷了。
在文人看來,武將最好的去處就是老老實實待在京城,
有戰事便掛帥出征,戰事結束立交出兵權返回京城。
而平西侯與靖安侯是勳貴,限製起來要困難許多。
王無修的目的也很簡單,借著陛下大婚的由頭先將其召來京城,再徐徐圖之。
馬上入冬了,到時蠻夷退卻,九邊無戰事,自然有理由將二位留在京城。
等到再有戰事,可能已是一年後的這個時候了。
一年的時間足夠做許多事。
光漢皇帝坐於龍椅之上,怔怔地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隱藏於袖中的手掌已經死死握住扶手,其上青筋畢露,
他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古人誠不我欺,君王一日百戰,既要對外也要對內,隻是...如此聲勢浩大,朕能贏嗎”
沒光漢皇帝來由地感到一陣疲憊,身子一陣搖晃,視線中也出現些許恍惚。
一側的黃俊心中一緊,氣力湧動,刹那間將皇帝包裹,一股股暖流湧入皇帝身體,讓他一個激靈,視線之中的空洞黑暗也消失不見,
眼前依舊是金碧輝煌,充滿天家威嚴的奉天殿。
這時,一道讓所有人意外的蒼老聲音響起,那來自吏部尚書宮慎之:
“臣附議。”
言簡意賅,沒有多餘言語,大殿之中剩餘的文武百官頓時躬身作揖:
“臣附議。”
光漢皇帝冷漠地看著這一切,擺擺手:
“就如此吧。”
說完,他徑直站了起來,也不回地離開正殿。
他又敗了。
但他無懼,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喜歡武神伐仙請大家收藏:()武神伐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