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兵部以及五軍都督府送上了關於調兵遣將的文書,至於皇黨付出了多大代價才促成此事,無人知曉。
朝廷決定遣京軍、京營戰馬三千,軍卒五千,
鎮國軍戰馬兩千,軍卒兩千、
京畿衛所抽調戰馬一千,軍卒五千,開赴赤林城!
戶部以及京兆府向整個京畿之地征調戰馬,一匹高頭大馬一百兩銀子,宛馬六十兩,普通戰馬三十兩。
凡出售戰馬者,可免家中男丁勞役一年!
另外,沿京畿之地已被所有衛所根據名冊提供大軍調遣所用糧草,
推諉者或無力提供者,籍其家!
另外,都察院、戶部、吏部、兵部將派遣官員前往赤林城前線,輔以兵事,司禮監遣太監行監察之事。
短短一日時間,大乾朝堂以光漢皇帝登基以來,史無前例的速度運轉,
一道道政令從六部衙門飛奔而出,戰馬在青石板路上肆意飛奔!
一道道文書從京城向四周發散,大乾這隻猛獸,似乎有從沉睡中蘇醒的征兆。
京兆府衙門,一道來自都察院的政令擺在了新任京兆府尹武彥哲的桌案上,
他盯著政令看了又看,眉頭緊皺,不能理解。
雖然他知道那海嶽是吏部尚書看重之人,特意留在京兆府曆練,日後定然能一飛衝天,
但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這才不過半年,新的調令就來到京兆府。
“京兆府主事海嶽曆任有勞,才乾卓越,在任勤政愛民,殊堪嘉許,特擢升都察院經曆司經曆,即刻前往彭州,協左都禦史處彭州諸事。”
武彥哲看著調令,眉頭微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陸務升的心腹張世良便是經曆司經曆,
雖說經曆無定員,但一直以來都是一人,如今海嶽橫插進去,怎麼看都是大人物提攜,為其在都察院謀個職位。
想來想去,也隻有經曆一職合適,因為都察院的特殊,所以並沒有五品官,
六品經曆之上便是正四品的左右僉都禦史,海嶽雖然被大人物賞識,但也不能違背朝綱,破格提拔。
想了想,武彥哲並未發現其中有什麼陷阱與謀劃,心中緊繃的心緒稍微鬆了些,
自從九邊開戰以來,京城便如同平湖下的漩渦,看起來無風無波,但內裡已經能將他這等官員絞死。
所以他向來謹小慎微,寧可不做,也不能犯錯。
而這海嶽雖然在京兆府不受待見,但他的文書奏疏卻一日都不停,
這京城中大大小小發生的糾紛冤屈,以及可能的藏汙納垢,都被海嶽記錄在冊呈上來,
更有甚者,他還提出了一些腳踏實地的想法以及改善方法,這裡麵有的武彥哲采納了,當然是由自己的心腹提出,有的沒有采納,暫且擱置。
他輕輕瞥了眼桌案上的文書,今日又有兩封,說的是城外集市有小吏作亂一事,請京兆府出麵管轄。
不過武彥哲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覺得這海嶽有些多管閒事。
如今調去都察院,正合他意。
莫名地,武彥哲心裡湧現出一股輕鬆,任哪個衙門中有這樣一個斤斤計較,細致入微的人在,都會過不踏實。
“將這調令給海嶽送去,讓他快些去都察院,早日出發,離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