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封來自皇城大內的聖旨被送到了內閣以及六部所在,
五軍都督府與都察院同樣收到了聖旨。
同時還有不少百餘名傳旨太監衝出皇城,
朝著四方城門以及京城的大街小巷而去。
他們身穿錦袍,神情嚴肅,引起諸多百姓駐足查看...
很快,傳旨太監們來到了京城各處衙門口,鬨市街道,四方城門,以及諸多告示所在。
“怎麼回事?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好像是宮中的太監,倒是少見啊。”
“他們手中拿的什麼,是聖旨嗎?”
京城最熱鬨的西市告示處,已經聚集了成百上千的百姓,
他們將這傳旨太監團團圍住,來回指指點點。
嘈雜聲音響徹不絕,但儘管如此,
那傳旨太監依舊神情淡然,如同入定老僧。
“他們在乾什麼?”
“既然有聖旨在,怎麼還不念?”
時間一點點流逝,傳旨太監無視了身旁的諸多言語,而是靜靜等著時辰。
終於...午時一到,那些原本神情淡然眼睛微眯的太監齊刷刷睜開眼睛,眸光中閃過絲絲鋒銳,
視線一掃,看到周圍越來越多的百姓在朝這裡彙聚,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那為首的紅衣太監輕輕一笑,抑揚頓挫的聲音頓時在諸多百姓心中響起:
“想必各位百姓都已知道靖安侯回京一事了吧?”
百姓們麵麵相覷,一時不敢作答,
隻因他們平日裡打交道的都是京兆府引的吏員,
對於宮中的太監,少之又少.....
“不知道也無妨,咱家今日跟你們說,
靖安侯在北疆有功,今日回京述職,
陛下大喜,並賜下封賞,
今日讓咱家等奴才來告知京城百姓,讓諸多百姓老爺們也樂上一樂。”
直到此話說完,周遭百姓臉上才露出笑容,神態輕鬆。
百姓們中不乏聰明人,
知道朝廷對武將不好,狡兔死走狗烹那是常有的事,
雖然靖安侯的名聲也不好,
但大乾能打勝仗的將軍不多,他們還是不希望靖安侯被坐死下獄。
至少...也要等邊疆安穩一段日子。
如今聽到是封賞,心中自然長出了一口氣。
當然,更多的百姓對靖安侯深懷感激,他們能在這京畿之地安穩過年,
靠的便是北疆的兩場大勝,
若北疆之地的戰事輸了,他們可能會舉家逃竄,成為流民...
百姓們神情不一,那傳旨的太監將所有人的神情都收於眼底,
尤其在那一些麵露不忿的百姓臉上停留片刻,心中冷哼一聲無聲自語:
“沒良心的狗東西,要不是兩位侯爺在前線廝殺,
哪裡輪得到你們在這裡嚼舌根,怕不是被嚇得躲在家中不敢走動。”
不知為何那傳旨太監心中生出一絲憐憫,
這些百姓被流言蜚語所誆騙,不知事情真相,認為靖安軍無惡不作,新政禍國殃民...
殊不知...他們才是井底之蛙,認賊作父...
那傳旨太監心中歎息一聲,沒有怪罪那些百姓的意思,
而是定了定身體,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慢慢嚴肅起來,
他輕輕一揮手,周遭的軍卒便向外擴散,將百姓牢牢擋在四周。
“咱家今日是來宣旨的,你們不必靠著咱家如此近,
待到旨意宣讀完畢,城內各處告示,都會將聖旨內容貼上,你們不必著急。
現在,就聽咱家念叨念叨。”
周百姓們麵露期待周遭一點點安靜下來,當眾聽宣聖旨,他們生平還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