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有事要奏。”
黃俊連忙上前將奏折接過,小心翼翼地遞到光漢皇帝身前。
當宮慎之蒼老的聲音響起那一刹那,他忽然咳嗽起來,引得在場諸位官員猛地抬頭,目光深邃...
死死盯著這位吏部尚書的背影。
光漢皇帝也猛地直起腰,麵露關切,輕輕一擺手吩咐黃俊:
“你來念。”
宮慎之咳了好一陣兒,直到臉色漲紅才漸漸舒緩,他笑著謝恩:
“多謝陛下體恤。”
而後便將奏折遞了出去,黃俊堅過後走到群臣麵前,將其展開,聲音中氣十足,抑揚頓挫。
“陛下聖鑒,臣心憂如焚,特上此折,以陳邊關急變及朝廷人事之需。
近日,赤林九邊之地突遭蠻人侵襲,戰禍連綿,我朝將士英勇奮戰,儘數殲之。
然不幸之中,通政使與禮部尚書兩位重臣,
在指揮調度、安撫邊民之際,遭蠻人毒手,以身殉國。
此等噩耗,如同晴天霹靂,震驚朝野,舉國哀慟。
通政使司掌內外章奏及封駁之事,關係朝政之暢通;
禮部尚書則掌禮儀教化,為朝廷之顏麵。
二臣之逝,不僅使朝政運轉受阻,更令天下民心雪上加霜。
鑒於此,臣鬥膽請奏,懇請陛下速選賢能之士,以補通政使與禮部尚書之缺。
所選之人,當具經緯之才,忠貞之誌,
既能通達內外,協調百司,確保朝政平穩運行。”
聽到此言,光漢皇帝麵露沉重,沉吟片刻看向內閣首輔王無修,朗聲道:
“既然如此,就由內閣主持廷推,開年之前將人選定下。”
此話一出,在場不止一位官員,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陛下沒有攜大勝之勢咄咄逼人,還是給了一些緩和餘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無修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臣遵旨。”
場麵再度安靜下來後,兵部尚書莊兆邁出一步,目光灼灼,手拿奏疏,朗聲道:
“陛下聖安,臣有喜訊並請功之奏,特上此折以聞。
近日,九邊之地戰事已告平息,蠻人退卻,邊疆重歸安寧。
此役之中,我朝將士奮勇殺敵,英勇無畏,
尤其是眾多年輕俊傑,以其卓越之才能、堅韌之意誌,在戰場上屢建奇功。
此等年輕俊傑,或出身寒微,以武勇著稱;或飽讀詩書,智勇雙全。
鑒於此,臣鬥膽請奏,懇請陛下念及邊疆年輕俊傑之卓越功勳,特賜獎賞,以資鼓勵。
臣深知,獎賞之恩,重於泰山;激勵之功,利在千秋。
臣不勝惶恐之至,謹奏以聞。伏乞聖鑒,早賜施行。”
黃俊慢慢上前將兵部尚書莊兆的折子接過,慢慢退回上首禦案,將折子遞給陛下。
光漢皇帝明懷瑾一臉怪異地接過折子,打開輕輕查看,
其上有草原秋日南下之時,各地年輕俊傑的戰功斬獲,以及各地都指揮使司衙門為其所請封賞。
粗略看過,明懷瑾輕輕點頭,將折子遞了出去:
“準了,莊愛卿心係邊疆俊傑,朕心甚慰,
如今國朝大勝,所獲嘉獎,由禮部兵部五軍都督府商議。”
此話一出,在場諸位官員都微微躬身,朗聲道:
“陛下聖明。”
低頭之間,林青與鎮國公悄無聲息對視一眼,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決然。
很快,鎮國公向前一步,朗聲開口:
“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喜歡武神伐仙請大家收藏:()武神伐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