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品苑馬寺卿卓節夫眼中閃爍著寒光,
死死盯著一位位出言查案的官員。
正三品五軍都督府左副都督任靖華臉色慘白,
死死低著腦袋,不敢抬頭,渾身抖若篩糠。
一側幾位五軍都督府的官員見到這一幕,不由得神情莫名,在任靖華身上來回打量。
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這任靖華毫無意識是做了虧心事的模樣。
隨著一位位大人出列,奉天殿內的氛圍愈演愈烈,儼然要再來一次天下官民所向。
但就當光漢皇帝壓製住心中激動,想要出言定下此事之時,
立於文武百官最前方的內閣首輔王無修輕咳一聲,緩緩上前一步。
就這麼一步,奉天殿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一些官員將要邁出去的步子也頓在那裡,默默收了回來。
原本還氣勢洶洶,嚷嚷著查案的一些文官,
也變得默不作聲,低頭沉思,像是遇到了什麼值得深思之事。
王無修之威,可見一斑。
“王愛卿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光漢皇帝臉色微變,主動發問。
王無修輕輕歎了口氣,緩緩抬起頭,麵露恭敬,朗聲道:
“陛下,九邊糧倉一事剛剛定下,
都察院要派出禦史查案,其中定然牽扯頗多,說不得會引起軒然大波,
請恕老臣直言,內政之事要比邊疆軍事更加求穩,
稍有不慎,受苦的就是當地百姓。
如今糧倉一事還未有定數,就要徹查西虎城一事,是否太過倉促。
若是激起士林抵抗,該如何是好?
更何況....西虎城一事乾係甚大,
在四年前便已有定數,如今因為一紙奏折就要將其翻出來重新查案,
那日後若是有人效仿該如何,
朝廷三司掌管刑獄訴訟監察百官,每日之事不知多少,
若是總查這些舊案,其政務還如何能為?”
話音落下,大殿內議論紛紛,諸多身穿緋袍的大人麵露異色,連連點頭。
“王大人說得對啊,不能總是糾結於舊案,弄得人心惶惶。”
“對對,要先查糧倉一案,先把這件案子結了,再查其他的也不遲啊。”
“糧倉的案子已經極為難查,大乾上上下下都在看著朝廷,
一個處理不好,就是各地軍卒動亂啊,
朝廷要拿出人手,付出精力,
將這樁案子辦得漂漂亮亮,的確不宜分散精力。”
在場諸位大人眾說紛紜,奉天殿內一時間變得亂哄哄的。
黃俊在上首來回抽打手中拂塵,不停地喊著安靜,都無法讓奉天殿內安靜下來。
一直到坐於上首的光漢皇帝重重拍了拍禦案,大殿內才一點點安靜下來。
但相比於之前的精誠所至,
如今大殿內的氣氛有了幾分改變,變得波詭雲譎。
鎮國公納蘭亭臉色難看,看向王無修:
“西虎城一事有冤屈在其中,既然一些人蒙冤而死,
軍卒們也背上了罵名,哪有不調查的道理?
敢問王大人,何為吏治清明?”
王無修搖了搖頭,沒有回答,而是笑著說道:
“鎮國公還請莫要著急,老夫並不是說不查案,而是要有個輕重緩急,
至少要先將九邊糧倉一事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