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漢皇帝輕輕點了點頭,麵容舒緩:
“你如今在辦雜報,都察院的身份並不能為你提供什麼助力,反而有一些桎梏,
這樣吧,雖然你是舉人出身,但依舊入翰林院吧,
有了這層讀書人的身份,百姓們自然也要信上一些,
日後再找那些進京趕考的讀書人做工,要容易許多。”
不知為何,光漢皇帝一想到那些舉人老爺在工坊中做工,就忍不住發笑。
海嶽麵露震驚,一時間瞪大眼睛,無法自控。
翰林學士乃正五品官職,乃清貴之官,
進了此等地方,都是閣臣的候選,尋常都是進士的晉身之階。
他一個舉人,怎麼能貿然進入其中?
而且還是在如今關鍵時候,暫停科舉的風波還未停歇,又讓他這一個舉人入翰林院。
忽然,海嶽愣住了,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有他這樣一個舉人入閣,
或許對於如今局勢來說,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至少能安穩一些大乾京城的舉人老爺。
站在他後方的黃俊微微一思量,眼睛也亮了起來,此乃一舉兩得之法,
可隨即他就眼神黯淡,看來那些讀書人來回奔走,
給了陛下很大的壓力,甚至不得不以此來安撫眾人。
此舉無異於再向外透露,
舉人也可以入翰林院,諸位學子不用著急。
算得上是一種妥協。
二人思緒深沉,‘禦書房’沉默起來,
過了許久,海嶽才沉聲開口:
“陛下,微臣覺得,此舉有違祖製,並且微臣才疏學淺,還擔不得翰林學士之職。”
光漢皇帝臉色平靜,盯著海嶽看了許久,最後露出幾分笑容:
“朕還是第一次送官職都送不出去,說說你是如何想的?”
“陛下,天下讀書人乃大乾根基所在,
固然有一些人行紈絝之事,在這京城掀起波瀾,
但大多讀書人還是好的,他們希望進入朝廷報效家國,
若是臣入了翰林,豈不是要傷了諸多天下學子的心,
臣是知道的,一些讀書人尤為執拗,
認為祖製大過一切,翰林院在他們心中無異於天上白玉京,做夢都想進去其中,
如今...臣一個落魄舉人,
若得陛下垂涎就入了翰林院,那天下讀書人不僅會打死討伐微臣,
還會.....”
海嶽沒有再說,但在場的光漢皇帝與黃俊都聽出了其中意思,
官吏百姓不敢罵皇帝,但讀書人敢。
在先朝之時,甚至出現了被皇帝大罵與大罵皇帝都是天大殊榮的場景。
光漢皇帝臉色平靜,輕輕揮了揮手:
“你真不願?”
海嶽臉色鄭重,躬身一拜:
“陛下,升官加祿,臣自然願意,
但心中尚存良知卻告訴臣,不能如此,
否則海嶽將是不忠之人,陷陛下於不義境地。”
光漢皇帝笑了起來,揮了揮手:
“無妨,就如此吧,
隻是給你掛一個職,好操持雜報一事,
若是旁人見你通過雜報登翰林,說不得也會效仿。
到時候這大乾京城內到處都是此等雜報,豈不是一樁好事?”
海嶽猛地抬起頭,臉上露出幾分不解,
他無法想象,這能有什麼好事。
雜報越多,就有人胡言亂語,並且百姓也會被迷惑....
但光漢皇帝卻沒有解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