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嶽的這一番話讓眾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與掙紮。
片刻之後,人群中開始響起了一些竊竊私語的聲音。
“海大人說得也有道理,當年太宗文皇帝那般英勇,咱們如今的陛下自然也不會退縮。”
一位中年漢子小聲地對身旁的人說道。
“可是,這畢竟是去打仗啊,萬一有個閃失.....”
旁邊的人憂心忡忡地回應道。
海嶽看出了眾人心中的矛盾,他繼續說道:
“各位鄉親,我知道你們擔心陛下的安危,
但陛下身為天子,肩負著保衛國家和百姓的重任。
此次若真有親征之舉,那也是為了大乾。
而且,陛下身邊自然會有眾多英勇將士護衛,朝廷也定會做好周全準備。”
海嶽的目光變得堅定而有神:
“我們不能隻想著自己的安穩日子,而忘卻了國家的邊疆還在遭受著威脅。
東北之地的百姓同樣是我們的同胞,
他們此刻正麵臨著草原人的侵擾,我們怎能坐視不管?
陛下若親征,那是為了鼓舞士氣,
向天下昭示我大乾抵禦外敵的決心!”
這時,一位婦女抱著孩子走上前,眼中含淚說道:
“海大人,我們不是不想讓陛下去保衛國家,隻是我們實在舍不得陛下離開。
這些日子,多虧了陛下的新政,我們才能有口飯吃,
孩子他爹也在工坊裡找到了活計,一家人的日子才漸漸有了起色。
我們害怕陛下這一走,好不容易得來的好日子就沒了。”
海嶽輕輕地說道:“大嫂,您的心情我理解。
新政,是為了讓大乾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而戰事,是為了守護來之不易的安穩。”
海嶽環顧四周,提高了音量:
“大家想一想,我們現在所享有的一切,都是陛下和朝廷努力的結果。
戰事若打不贏,工坊繁榮、貿易興盛,都是空中樓閣。
如今麵臨外敵,我們更應該團結一心,支持陛下。
如果我們因為一時的擔憂而阻攔陛下,那豈不是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得逞了嗎?
他們巴不得我們大乾陷入混亂,好從中謀取私利。”
人群中開始有一些人點頭表示讚同,海嶽趁熱打鐵:
“而且,陛下此次出征,並不意味著京畿之地就無人守護。
朝廷定會安排得力的將領和足夠的兵力留守京城,確保我們的安全。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後方為陛下和前方的將士們加油鼓勁,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朝廷沒有後顧之憂。”
一位老者拄著拐杖,緩緩地說道:
“海大人,您說得對。
我們不能隻想著自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隻是,我們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海嶽誠懇地說道:“各位鄉親,我海嶽在此向大家保證,
一旦有關於此事的確切消息,我定會第一時間通過雜報告知大家。
在此之前,大家不要輕信謠言,更不要因此而慌亂。
要保持冷靜,相信朝廷會妥善處理好這一切。”
海嶽的話讓眾人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雖然他們心中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除,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