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龍青府外十裡處的一片空地,京軍大隊靜靜駐紮。
夜幕深沉,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嚴嚴實實地覆蓋在土地上。
營地中,營帳連綿起伏,一片灰色海洋,在夜色中微微起伏。
偶爾有幾盞風燈搖曳,昏黃的燈光在風中閃爍不定,
將周圍映照出一片模糊光暈。
京軍所屬不僅有軍卒輜重,還有諸多朝廷官員以及一應儀仗,
整個營地綿延將近二十裡,人數將近十五萬!
而在營地最中央的營帳內,
光漢皇帝明懷瑾正坐在案幾前,麵容疲憊不堪。
整個營帳如同在京一般,寬大無比,
有著書櫃與書桌,就連地上都鋪著地毯!
但此刻的光漢皇帝卻無心欣賞,
他他雙眼布滿血絲,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倦意,卻又隱隱閃爍著堅毅。
案幾上堆滿了軍報和文書,旁邊的燭台上,
蠟燭燃燒得“滋滋”作響,蠟油不斷滴落。
將近半個朝廷來到了彭州,但大乾的事務卻不能不處理!
每日的奏疏都會用千裡加急送到帳中,
等光漢皇帝以及隨行的一眾官員批閱完成後,再也行送回去。
如此一來一回,花費頗多,
有時候接到消息已經是幾日之後,就算是處置也有一些晚了。
但事已至此,北方大敵壓境,大乾京城已經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隻能如此!
原本在出發前有大臣提議,
可以將內閣以及六部九卿留在京城,此言被光漢皇帝斷然拒絕。
一旦如此做了,他離開京城那一日,新的皇帝就會出現在大乾京城!
這等事情在茫茫史書中屢見不鮮。
“陛下,該用些膳食了,您從昨日起就沒怎麼進食。”
一旁的太監黃俊,彎著腰,小心翼翼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粥,輕聲勸道。
他聲音低沉而沙啞,不像以往那般年輕,在寂靜營帳內顯得格外清晰。
就連他的身形都有一些乾枯眼窩深陷其中,布滿血絲!
光漢皇帝微微抬頭,目光掃過那碗粥,輕輕搖了搖頭:
“朕實在沒什麼胃口,放著吧。”
黃俊麵露憂色,卻也不敢再多言,
隻得將粥碗輕輕放在案幾上,然後退到一旁,靜靜地看著皇帝。
光漢皇帝揉了揉太陽穴,再次將目光投向麵前的軍報。
一封封軍報上,皆是東北戰事不利的消息。
“這仗,怎麼就打成了這般模樣...”
他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無奈與不甘。
回想起出征前的壯誌豪情,明懷瑾心中一陣刺痛。
那時的他,滿懷信心,以為憑借京軍的強大實力,
定能迅速平定邊疆戰亂,重振大乾威嚴。
可如今,一路行軍,困難重重,
先是遭遇惡劣天氣,道路泥濘難行,糧草運輸受阻,軍卒們疲憊不堪。
接著又聽聞前線戰事不利,軍心開始有些浮動。
這一切,都讓他意識到,這場戰爭遠比他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陛下,您也彆太憂心了,吉人自有天相,京軍精銳,定能扭轉戰局。”
黃俊見皇帝神色愈發凝重,忍不住再次開口勸慰。
明懷瑾苦笑著搖了搖頭:
“黃俊啊,你不懂,朕本以為將滿朝文武都拉上,
怎麼也能打贏,現在看來,還真是一件辛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