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公上前一步,笑著說道:
“陛下,如今水源問題解決,
將士們聽聞消息後,士氣大振,
都盼著能早日恢複戰力,為朝廷效力。”
光漢皇帝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既然如此,待將士們士氣徹底恢複,
朕定要將這軍營徹查一番,務必找出林鶴軒那逆賊。
若不將其繩之以法,
朕如何對得起那些枉死將士,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雙手不自覺地握緊。
鎮國公抱拳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林鶴軒此賊,罪大惡極!
臣等定會竭儘全力,將其捉拿歸案。
此次水源危機解除,軍心重聚,正是搜查的好時機。
臣建議,在取水時將搜查的命令下達,讓軍卒們逐一排查,
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可疑之人。”
光漢皇帝思索片刻,點頭道:
“嗯,是個好辦法。
傳令下去,各營將領務必親自負責,仔細盤查營中人員。
對那些來曆不明、行為異常者,立刻上報。
另外,在軍營中張貼林鶴軒的畫像,讓將士們都認清他的模樣,
一旦發現,格殺勿論!”
黃俊在一旁連忙應道:
“遵旨!”然後匆匆出去傳達皇帝旨意。
此時,營帳外傳來陣陣歡呼聲。
光漢皇帝走到營帳門口,掀開帳簾,
望向遠處士氣高漲的軍營,心中感慨萬千。
“朕定要讓這軍營重歸安寧,
讓將士們能安心出征,為我朝開疆拓土,抵禦敵軍。”他低聲自語道。
回到案幾前,光漢皇帝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軍情奏報,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
“如今水源已得,軍心漸穩,東北戰事也要提上日程。”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鎮國公和興國公,
“二位國公,你們覺得這仗該如何打,是該全力行軍?
還是就這麼慢慢悠悠走著,
給蠻國壓力,讓賀蘭部就吊在那裡!”
鎮國公聞言,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少頃,他抬起頭,目光炯炯,拱手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行軍速度需依戰局態勢靈活而定。
當下,我軍剛經曆水源危機,雖說士氣有所恢複,
但將士們體力損耗仍在,不宜貿然全力行軍。
再者,若行軍過快,補給線拉長,一旦遭遇敵軍截斷,後果不堪設想。”
興國公在一旁微微頷首,補充道:
“鎮國公所言極是,況且,我軍首要目標是守住龍翔關,需確保全須全尾的到龍翔關。
若是一味急行軍,我軍對周邊環境的偵查難免會有所疏漏,
若出現什麼岔子可就不好了。”
光漢皇帝認真傾聽,神色凝重,手指輕敲桌案。
營帳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帳外軍卒走動的腳步聲。
良久,皇帝開口道:
“二位國公所言,皆有道理。
如此,傳令各軍,以日行三十裡的速度穩步推進,
每五裡設置一處崗哨,確保補給線安全暢通。
斥候隊伍擴大至三千人,分為十隊,呈扇形向四周散開,
方圓五十裡內,但凡有敵軍動向,務必第一時間回報。
對了,還要兼顧著尋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