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朝堂之上,氣氛愈發緊張。
康王派係的一些官員開始頻繁活動,
他們聯合舊士族,暗中串聯,準備給淮南王使絆子,
這一日早朝,淮南王端坐在龍椅旁的監國席位上,神色威嚴。
然而,當新政相關議題被提出時,
一位康王派係的官員突然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殿下,新政雖好,
但如今國庫空虛,推行新政所需錢糧從何而來?
若強行推行,隻怕會引發民怨沸騰,動搖國本啊!”
淮南王目光一凜,看向那官員,沉聲道:
“本王自會想辦法籌措錢糧,新政乃是為了大乾長遠發展,
若因一時困難便退縮,大乾何時才能複興?”
那官員卻不依不饒,繼續說道:
“殿下說得輕巧,可這錢糧之事,談何容易?
殿下莫要空口說白話,誤了國家大事!”
此時,又有幾位舊士族的官員附和道:
“是啊,殿下,新政推行需謹慎,不可操之過急。”
淮南王心中惱怒,但麵上卻強忍著,
他知道,這些反對勢力是想借機煽動更多官員抵製新政。
這時,一名年輕人站了出來,聲音沉重:
“殿下,諸位大人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新政推行確實需要從長計議,
不妨先在一些小地方試行,看看效果再做定奪。”
淮南王心中暗叫不好,此人表麵上是中立之態,實則是在為反對勢力拖延時間。
而且,在小地方試行,更容易被人搗亂。
一時間,朝堂之上爭論聲四起,支持新政的官員與反對勢力吵得不可開交。
淮南王深知,這樣下去,新政根本無法推行。
他站起身來,大聲喝道:
“夠了!諸位大人,
如今大乾內憂外患,若再不推行新政,大乾必亡!
本王心意已決,新政必須推行,
若有誰再敢阻攔,休怪本王無情!”
一些人見淮南王態度強硬,心中雖不滿,但也暫時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反對。
然而,他們並未就此罷休,散朝後各自離去,
而後又在隱秘之地彙聚,商議如何攪亂監國之事。
.....
與此同時,淮南王深知,要推行新政,必須掌控軍隊,
他按照武彥哲的建議,開始秘密拉攏京軍將領。
散朝之後,淮南王微服來到一位京軍將領的府邸,
府邸位於京城偏僻之處,周圍守衛森嚴,
淮南王在侍從的引領下,穿過長長的回廊,來到了客廳。
不一會兒,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將領走了進來,
他對著淮南王躬身行禮道:
“末將參見殿下。”
淮南王微笑著起身,走上前扶起將領,說道:
“陳將軍不必多禮,本王今日前來,是想與將軍共商大計。”
陳茂心中一驚,忙道:
“殿下有何吩咐,直說便可!”
淮南王拉著將領坐下,說道:
“將軍,如今本王監國,欲推行新政,拯救大乾於水火之中。
但本王深知,軍隊乃是國家之根本,
若無軍隊支持,新政難以推行。
本王希望將軍能站在本王這邊,與本王一同為大乾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