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海頓住腳步,目光掃過眾人,壓低聲音道:
“諸位可知,那林青以武犯禁,雖為二品,卻目無法度。
他在朝堂之上,肆意妄為,
全然不將陛下放在眼裡,
陛下雖表麵不說,心中卻早已不滿。”
“趙大人此言當真?”
那微胖的家主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一絲驚喜。
趙德海冷笑一聲,說道:
“本官豈會誆騙諸位,陛下偶然登基,本就渴望掌控大權,
可如今林青勢力龐大,在朝中一言九鼎,陛下心中如何能暢快?
若我們以此為突破口,聯合朝中大臣,彈劾林青以武犯禁,無人可製其行徑,危及朝廷安穩,陛下定會坐視不理,甚至暗中相助。”
“此計甚妙!”
麵容清瘦的家主連忙附和道,
“那林青自恃武力高強,不把朝堂規矩放在眼裡,
我們便從這以武犯禁入手,將他趕出朝廷。”
“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年紀稍長的家主皺著眉頭說道,
“林青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海嶽、武彥哲、陳文軒這等人都是朝廷中流砥柱,若我們貿然行動,恐怕會打草驚蛇。”
趙德海微微點頭,說道:
“王老所言極是,我們先聯絡那些旁觀大臣,爭取他們的支持,
再收集一些林青以武犯禁的證據,而後慢慢來...日日說月月說,潛移默化的改變朝廷諸位大人的印象,到時候再從民間宣揚,總有讓他不能在京城立足的一日。”
“是不是太慢了?”
“你有快的辦法?”趙德海反問,那人不說話了。
“那就快去辦吧,事情要開始做了才有成功之可能。”
“趙大人放心,我們這就去辦。”
幾位家主齊聲說道,臉上露出堅定的神情。
趙德海看著他們,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回到書桌前,重新拿起那本古籍,
但眼神卻並沒有集中在書上,而是在思索著接下來的計劃。
幾日後,朝堂之上,氣氛顯得格外緊張,
明承恩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疲憊。
“陛下,臣有本奏。”
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來,躬身說道。
明承恩抬起頭來,看著那位大臣,說道:
“愛卿有何事要奏?”
那位大臣清了清嗓子,說道:
“陛下,近日京城中流傳著一些關於靖國公的傳言,
說他以武犯禁,在朝堂之上肆意妄為,全然不將陛下和朝堂規矩放在眼裡,
如此行徑,實在是罪不可恕啊!”
明承恩聽了,眉頭微微一皺,說道:
“愛卿,這些隻是傳言,不可輕信。”
“陛下,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說道,
“靖國公雖為朝廷立下不少功勞,但他也不能如此肆意踐踏朝堂規矩,
如今朝廷本就內憂外患,
他這般行事,隻會讓局勢更加難以控製。”
“陛下,臣也聽聞了一些關於靖國公的不當之舉。”
“他以武力威脅各家,強迫他們交出糧食,這與強盜何異?還請陛下明察啊!”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臣站出來彈劾林青,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愈發緊張。
明承恩坐在龍椅上,心中十分矛盾,
他一方麵知道林青是為了朝廷和百姓才如此行事,
但另一方麵,麵對眾多大臣的彈劾,他也不得不有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