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樓四周到處都是人,都是等著看楊貴妃的追星族。
作為這個時代最負盛名的世界級明星,她的腦殘粉實在是太多了。
“貴妃下午才會過來蕩秋千,現在看不到的。”
聽到四周人的議論,王霄當即轉身向著遠處閒逛走去。
不過離開之前,他還是掃了眼花萼樓。
高達二十餘米的樓頂上,已經橫出來一根長長的木杆,懸掛著一個秋千在下邊。
王霄比量了一下高度,默不作聲的搖了搖頭。
編劇為了吸引眼球,已經是什麼都不管不顧了。
轉悠了幾圈,日正當空的時候,王霄走進了一家酒樓吃午飯。
沒辦法,一日三餐是誰也無法避免的事兒。
很多人都認為,炒菜是在宋朝的時候才出現的。
可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宋朝的時候冶金技術急速提升,使得金屬炊具可以走進千家萬戶,所以隻能說是在宋朝的時候開始全麵普及。
炒菜真正出現,早在西漢時期的‘鹽鐵論’之中就已經記載有客店裡販賣韭菜炒雞蛋。
如果這還不算數的話,那大名鼎鼎的‘齊民要術’裡,就詳細記載了炒菜的炒作過程。
魏晉南北朝之際,炒用於做菜的明確的文字記載已經出現。這是華夏乃至於世界菜肴史,烹任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件。
其中的記載是‘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軍蔥白,下鹽米,渾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有了齊民要術,那爭論唐朝隻有煮和蒸的論調,就可以徹底停歇了。
當然了,除了這些,唐朝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切膾,也就是生魚片。
“郎君,這是早上才從灞水裡打撈上來的新鮮鯉魚,可要切膾一頓?”
唐朝的確是有禁止吃鯉魚的律法,被抓住是要仗責六十的。
畢竟唐朝的皇帝都姓李,與鯉魚的鯉諧音。在古代,這種事兒都是所謂的避諱。
當然了,就像是明朝老朱家並沒有禁止百姓們吃豬肉一樣。大唐這裡大家都把那條禁令當作放屁,該吃鯉魚的時候依舊是吃著,甚至還真正開始普及了生魚片。
現代世界裡,扶桑人看似吃生魚片最多的國家。實際上那都是他們的遣唐使從大唐學會去的,並且流傳至今。
麵對著殷勤的店家,王霄直接搖頭“不要。”
他不是吃不起啊,錢袋裡裝的滿滿的都是銅錢。
之所以不要,純粹是因為害怕。河魚裡的寄生蟲很多,王霄真心不敢吃這種沒處理過的。
以他現在的身體素質來說,倒不是害怕什麼。純粹是因為受不了那種小蟲蟲在身體裡鑽來鑽去的遐想。
為了避免麻煩,乾脆的不吃就是。
“來一盤燒鵝,再來一隻烤羊,膏糜來兩份。”
王霄說完之後,探頭看向了不遠處的花萼樓。
片刻之後,他回頭看著一旁發呆的店家“怎麼了?”
“郎君。”
店家小聲的說“郎君是否在等客人?”
“沒有,就我一個人。”
“若是如此的話,那郎君所點就太多了。一個人吃不完啊。”
王霄麵色一沉“你莫不是怕我給不起錢?”
那店家當即叫屈“郎君怎麼這麼說話,我隻是奉勸郎君點的菜肴太多吃不完浪費啊。”
“用不著你奉勸,我出錢買東西,想吃多少吃多少。”
“何事啊。”
這邊發生了爭吵,很快就有一老者過來。
店家見麵就喊“大人,無事。”
喊大人,不是說來人是當官的。
在大唐這裡,大人這個詞指的是自己的直係血親父母。
若是在元以前的影視劇裡看到演員見誰都喊大人,那絕對是爛片。
這個詞真正成為稱呼官吏的,是從元朝開始的。
因為整天說父母官,就將稱呼父母的大人轉成了稱呼官吏的。這算是一種統治上的強化,心理暗示的一種。
異族統治的時候,都喜歡玩這一套。
再加上還有儒門大頭巾們在一旁煽風點火,自然而然的也就流傳開來。
那邊說了幾句,老者過來行禮“小兒年輕不懂事,郎君勿怪。”
“沒事。”
王霄擺擺手“快點上菜就是,我下午還要去花萼樓。”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在老者看來,王霄這樣的追星族他見的多了。笑著招呼幾句就此離開。
等到上菜的時候,還奉送了一壺葡萄酒。
王霄對此表示滿意,很會做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