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繪畫開始的東京生活!
第三百零六章。
如果你跑到上一世的日本,然後在日劇討論的論壇上發一句《半澤直樹》就是一部爛劇。
那麼不用想,大概五分鐘你就會被憤怒的日本人民給掛在牆上罵。
這話說出來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半澤直樹》當時在日本就是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用一個簡單的形容詞來講,那就是‘現象級’。
是的。
《半澤直樹》就是一部現象級日劇。
那怕是當初在天朝網站上麵,這部日劇都有不少粉絲追看。
什麼‘十倍奉還’,什麼‘大和田桌麵清理大師’,亦或是什麼‘近藤痛苦麵具’一類帶著調侃詞語的名梗與句子都出來了。
這從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
好劇就是好劇,就算是搬去其他的地方,也能獲得彆人的認可。
那麼為何《半澤直樹》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天朝都挺受歡迎的呢?
東野司對此是有他的理解的。
《半澤直樹》大概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講述的是銀行精英職員半澤直樹陷入到五億日圓騙貸事件中,他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手段,以此來找回這五億日圓的故事。
而第二個階段就是講述半澤直樹為了保住自己在銀行中的地位,同樣也是為了向當年直接害死父親的大和田專務複仇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都是職場上麵的故事,乍一眼看過去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也就是這兩個故事,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感。
在社會上的絕大部分人都是上班族,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自然也會遇見很多不順心的人與事。
吹毛求疵,難以應付的上司,難以處理卻又被硬推到自己頭上的工作,在職場中被打壓,被擊倒,被人說閒話
這些很多人或多或少都體驗過。
而《半澤直樹》則是將這些全部表現出來,並且統統推翻,打倒,絕不認輸的劇情。
邪惡的上司被下屬逼到走投無路,最終不得不下跪道歉,工薪族握緊拳頭、咬緊牙關,努力實現自己願望,最終一掃之前不滿,揚眉吐氣。
這種深沉的共鳴感與代入感,便是《半澤直樹》在當年的日本乃至天朝都取得優秀口碑的重要原因。
更加彆說‘下克上’本來就是不少被壓抑著的日本人最想做的事情。網絡上麵還謠傳下克上是日本的傳統。
前麵也已經說過,日本這邊,特彆是東京圈內,生活壓力是很大的,有不少人適應不了這種壓力選擇跳樓自殺,而這些人為何會選擇跳樓自殺?
原因很簡單。
工作壓力太大了。
而這些工作壓力又來自於什麼地方?
無非就是客戶、上司。
《半澤直樹》的劇情本質上就是將這些東西全部都攤開了講明白,引起上班族共鳴,再由半澤直樹這個弱者直擊強者,將強者打趴在地的故事。
報仇,甚至十倍奉還的報仇
絕大部分人都是在職場中被坑害過,或者說是被陷害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個想法與心情。
而《半澤直樹》卻將他們的想法與心情直接表露出來了。
422的最終回收視率足以表現出這部劇那怕是在日劇曆史上麵都能夠榜上有名。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
東野司正在思考或者說是猶豫要不要把《半澤直樹》畫出來。
“這可是《半澤直樹》啊”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東野司嘀咕了一句。
如果要畫出來,那肯定會用上係統繪畫技能的。
移情彆意、畫味識形等等技能
當初《午夜凶鈴》就有不少人砸了電視機,還有不少人被嚇得晚上連廁所都不敢上,見到電視機就打哆嗦。
若是再把《半澤直樹》畫出來的話
東野司幾乎能想象得出來,看到興頭上的上班族直接就把《惡寒》一摔,滿臉激動地給自己上級打個電話——
‘以牙還牙,十倍奉還!’
到時候《半澤直樹》可就不單是一部職場漫畫了。
估計到時候會變成‘一周一個離職小技巧’分享漫畫。
他這想法並不是沒有依據的。
畢竟當初《午夜凶鈴》就是這樣,把人嚇得夠嗆。
《半澤直樹》這作品也擁有與《午夜凶鈴》差不多的感染力
可是——
“還是得畫。”
東野司搖搖頭,直接拍板決定了。
如果真有上班族看了《半澤直樹》後激動地給老板打電話說一句‘十倍奉還’
那也隻能說明這個上班族平時就被壓抑得夠狠了,他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發泄出來。
一個人,如果心中一直都憋著一口氣,那反而對身體不好,說不定有一天他們就不堪受辱,直接上天台跳樓了。
自己畫出《半澤直樹》其實也算是間接地‘幫助’他們發泄了心頭的壓力。
這絕對算不上什麼壞事的!
雖然有‘一點點’離職的小風險。
但比起性命來講,離職肯定是要穩妥許多的。
東野司開始嘗試說服自己。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
“這又是一個折磨日本友人的好辦法啊”
東野司嘀咕了一句。
他這下子就不再猶豫,決定動手了。
不僅僅是為了那點小錢。
最關鍵的還是為了那些積壓已久的日本上班族。
這部用上了繪畫技能的《半澤直樹》絕對能讓他們產生精神方麵共鳴的!
來吧!全民‘十倍奉還’時代!
他這麼想著,取出手機想要給自己的擔當編輯細川小春打電話,以此通知她一聲。
而此時,浦島出版社。
“細川組長,恭喜了,《非自然死亡》的所有任務已經交接完成,這一年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指不定下次評選的時候,你就會被提升為副總編了。”
大島編輯看著剛從總編室裡走出來的細川小春抬手恭喜。
“哪有你太看得起我了,大島編輯。”
細川小春不太好意思地說道。
她今年剛升級到編輯組長,手底下管著一票編輯呢,怎麼可能那麼快就提升成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