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昏君!
德妃往往因皇長子幾句話鬱悶。
皇長子很聽話,也很孝順,德妃最是無法容忍皇長子身上那股子迂腐勁兒,寬以待人的溫和寬厚性子若是在臣子身上,許是能成為一個好臣子。
即便官宦仕途走不穩,以他對四書五經的解析,不難成為一位有名望的大儒。
然皇長子不是臣子,德妃想推他上位,更希望皇長子隻能做一個傀儡皇帝,受朝臣轄製,被武王擺布。
此時,德妃自然是依靠武王的,等皇長子登上帝位,德妃最先想到就是除掉武王,代皇長子收攏武王的兵權。
不過,這些話,德妃並未同皇長子說起。
一來,皇長子同武王反目的日子尚早,二來,皇長子不擅長偽裝,對武王懷有惡意很容易被武王看出來。
最重要一條是拉攏武王再除去,皇長子沒準記恨德妃心狠,不擇手段。
德妃隻記得李湛最後對自己無情冷酷,不知道中間這些年他們母子發生了什麼事。
德妃被皇後罰抄宮規時,仔細想過,母子雙方鬨到慘烈的地步,不能說是一方付全責。
她許是做了什麼犯李湛底線的事。
可她到底是李湛的生母,即便她有錯,李湛也不能那麼對她。
不過,德妃也吸取了教訓,不願同皇長子發生太嚴重的衝突,皇長子認知中德妃賢惠善良,她就不想過多表現出自己狠辣算計的一麵。
以皇長子的性情,德妃就算踩在皇長子底線上,皇長子也不會如同李湛那般絕情,她還有機會哄皇長子回來做個孝順的兒子。
雖然德妃對隆承帝給皇長子請的老師大儒們不滿,但德妃也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這些人才把皇長子教成了淳厚的性子。
若沒有德妃突然轉變對皇長子態度,舍下李湛,一心扶持皇長子,他這輩子就算無法成為太子?也能富貴一輩子。
“母妃的意思,我明白,就是一時適應不了?同老師們所教的東西偏差太遠了。”
皇長子的老師被德妃弄病之後?隆承帝就不再指派大儒教導皇長子了。
德妃完全掌握住皇長子?如今日一般,在皇長子耳邊不停教導一些她所認為正確的帝王心術。
使得皇長子漸漸有了進步。
隻是德妃不滿意皇長子的進步速度而已。
德妃揚起嘴角,“你肯聽本宮的話?有所進步?本宮就很高興了,咱們慢慢來,等你真正懂得駑下的道理?臣子們為你所用?你就能撐起你父皇交給的江山。”
“兒子——兒子一定給母妃長臉。”
皇長子對太子之位的野心被德妃完全挑起?做太子很好?他會一直是母妃最喜歡的兒子?朝臣兄弟再不敢說自己隻是個書呆子。
“本宮讓小廚房準備了一些你愛吃的飯菜?一會兒,咱們娘倆喝幾杯慶祝一番。”
“兒子想讓媳婦一起來……”
“她身子骨弱,你就彆折騰她了。”
“其實她也想為兒子好,她應該能挺住。”
皇長子帶著幾分懇求望著德妃,“兒子知道娘不喜歡她?可她陪著兒子一路走過來?兒子若是放棄她?兒子成什麼人了?
何況她……她身子不好?兒子給不了她太多,就是希望她在最後這段日子能過得好一點。”
“除了慶祝之外,本宮還有一些話要交代你?不適合她聽去,你還要把她叫來?”
“……”
皇長子頹然搖頭,“那算了吧。”
德妃再次拍了拍皇長子的胳膊,“以後被你扔下,或是跟不上你腳步的人很多,你總不能為了等這些人,停下自己的腳步。
今兒著實高興,你東宮太子有望,本宮答應你,使人將她叫進宮。”
“多謝母妃,多謝母妃。”皇長子笑了。
德妃笑容越發慈愛,皇長子比李湛聽勸,給點好處就行,換做李湛,她哪怕說出一堆的道理,李湛還是不肯聽,我行我素。
不過,沒了德妃的幫扶,李湛封魏王也隻能跟著錦衣衛捉拿北蠻間諜的事了。
錦衣衛名聲可不好,同錦衣衛為伍的李湛還能得朝臣認可?
李湛在班房的所作所為,已有人活靈活現報告給德妃,“李湛把路走窄了,也斷絕了前路,你可彆學他。”
皇長子連連點頭,“我若是承接江山,如何也保小弟一世富貴,不讓母妃您傷心。”
“他聽話順從,你給予他富貴,若是——他還如同今日這般任性胡鬨,你把他遠遠封出去就是了,或是偏遠荒地,或是什麼地方,不在眼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