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昏君!
隆承帝眉頭緊緊擰著,揮手讓溫大爺等無關人退出去。
溫暖留了下來,老太太自己一人離開,甩開溫家人糾纏。
眼見都是親近值得信任的人,隆承帝開口問道“你打算帶暖丫頭去疆場不成?這不是胡鬨嗎?”
“小暖騎射功夫不比臣差,比如今武將都要強,臣寧可帶著小暖,也不帶著不敢同北蠻對敵的勳貴武將。”
“朕不是不信暖丫頭,可朝臣怎麼說?你有想過暖丫頭的名聲?女子還是在宅門中過日子,相夫教子,管家理財做個賢內助不是挺好的?”
“在朝臣眼中,優秀出色的女子,一如安陽長公主隻有一個用處,送去北蠻和親!臣就不明白了,明明能用適合的人領兵征戰,為何偏偏要選不如小暖的人
就因為小暖是女孩子?!他們腦子裡裝得就是一坨屎,以為女子入軍營就是做那事的。皇上,在疆場上時刻都有性命之憂,哪來得心思想齷蹉事?
何況十個八個的男人都難進小暖的身邊,臣所屬有敢欺辱袍澤的人,早早踢出去更好。”
溫浪早就有心讓溫暖隨自己出征了,因為他看得出,小暖的才華不在相夫教子上,小暖同他一樣是天生的將才。
隻是老天爺把小暖生成了女孩子。
可才乾同男女無關!
溫浪見多不少出類拔萃,遠勝男子的女子,無論是高貴的安陽長公主,還是出身風塵的花姐,她們心機手段,以及對國家的忠誠,都不比男人差。
甚至就算是尹惠,溫浪不喜歡尹惠的一些事,卻也不能否認尹惠在經商上的才華。
沒有安陽長公主留給溫浪的產業,尹惠沒有今日,可尹惠的確把這些產業發揚光大,賺了不少的錢。
產業若是還在溫浪手中,能保持規模就不錯了。
他真的不懂經商啊。
隆承帝抬手揉著眉心,煩躁又無奈,“李湛,你怎麼看?”
“兒臣站著看啊。”
“……說人話!”隆承帝很想給李湛一腳。
李湛嬉皮笑臉踱步到溫浪身後,站定說道“兒臣讚同溫將軍所言?父皇,史書上有過驚才絕豔的女子,您主政時?為何就不能出一位女將軍呢?
況且?朝臣中不信溫老將軍帶來漠北等消息的人很多?文臣求穩求安,不願出兵,武將勳貴富貴多年?早就被名利磨沒了誌氣?他們不是怕死,而是比文臣更不想開戰。
畢竟北蠻不是還沒南下攻打京城嗎?就算每年北蠻都會派騎兵掠奪幾次,死得是邊民百姓?損失是彆人的銀子?北蠻有安陽姑姑在?他們不會攻打京城?戰爭離他們很遠。
太平日子不好嗎?就算安陽姑姑老了?將來死在北蠻?父皇還有好幾位公主可送去北蠻。”
“皇叔幾次三番對北蠻隱忍退讓,不就擔心激怒北蠻,再起戰火?兒臣讀過書不多,也不愛讀書,可那本書上說退讓就能換來太平?
您不妨讓皇叔找出來?兒臣也好漲漲見識。”
“您讓溫將軍帶著皇叔的麾下將領出征?您就不怕他們再在背後捅溫將軍一刀?長寧之戰的後果還不夠慘痛?溫將軍那時候能還能苟且偷生?這次再被人算計?您還能保住他的性命?
溫將軍拚死打贏了?蕩平北蠻,您能保全溫將軍的戰功?
您有沒有想過,皇叔當年都能占據長寧之戰大半的功勞?如今武勳們同氣連枝,還敢戰能戰的武將們有幾個不是皇叔的人。
這幾年,就兒臣所知,皇叔用利益捆綁了不少人。”
隆承帝後退幾步,跌坐回龍椅上。
“想讓皇叔同朝臣讚同出兵很難,不過還能解決,如何把戰功真正落到拚死殺敵的人身上,不被皇叔竊取,這不比您答應讓溫姑娘隨父出征更重要?”
李湛聲音帶著幾分輕浮,“您若是擔心文臣禦史們出麵反對,兒臣幫您罵退他們,那些人說不過兒臣,至於反對的功勳武將,能打過溫姑娘再開口。”
隆承帝看著李湛,唇邊苦笑漸漸散去,“你,你同朕想得不一樣,你不擔心?”
“擔心啊。”李湛漫不經心說道“可放在兒臣眼皮子底下,兒臣還用擔心嗎?”
“……什麼意思?”
隆承帝有點不好的預感,李湛有能耐也聰明,然李湛做得事,說得話往往讓隆承帝意外,永遠猜不到,李湛能作出什麼事。
李湛搖了搖扇子,灑脫傲慢,“隨嶽父出征,同溫姑娘並肩作戰……”
“魏王殿下,我沒說把小暖嫁給你。”
溫浪忘記李湛方才幫自己,叫誰嶽父呢?!怒道“我看明白了,魏王沒安好心,你總是湊上來,逼我隻能把小暖嫁給!”
“溫將軍厲害,一語點破本王心思。”李湛笑道“爺就是這麼想的,畢竟爺擔心溫姑娘有太多人喜歡,爺先排第一位,讓後麵的人知難而退,不如爺聰明,不如爺英俊,不如爺會哄人的人,儘快尋彆家姑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