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昏君!
李湛同溫暖一前一後出門去,兩人騎上各自的駿馬。
溫暖在馬背上拱手告彆,利落撥轉馬頭。
“你……你就沒什麼想說的?”李湛追問了一句,哪怕多那麼一分不舍叮嚀也好。
以前,李湛嫌棄女人磨嘰,他想聽溫暖對自己叮嚀。
“哦,王爺應該能讓陛下不在服用丹藥,王爺入宮後多幫陛下費心思,爭取讓武王偷雞不成蝕把米。”
李湛聽後,直接揚起馬鞭,縱馬疾馳而去。
“你家主子有生氣了,最近他火氣挺大的,記得多燉點敗火的湯給他吃了。”
“……溫姑娘說得是。”
小喜子很同情自家王爺的,王爺這可憐。
不過,也隻有溫大姑娘這樣的女人能讓王爺刻骨銘心,又無可奈何。
畢竟,在小喜子看來,魏王絕頂聰明,沒人比魏王更聰明了。
溫暖說完揚鞭而去,其實兩人方向大體一致。
皇長子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皇宮,魏王封王之後,再加上皇長子妃病一直不大好,隆承帝在外上了皇長子一座府邸。
比魏王府離著皇宮更近,距離太子東宮也很近。
本朝為強調皇家和睦,皇子成親後也能西六宮分到住處,不過晚上東西六宮落鎖後,關閉通往甬道的門,皇子以及皇子妃是無法再深入後宮的。
隆承帝不是個好色帝王,也就有十多位有名份的妃嬪,她們大多住在後宮東六宮之中,同皇子妃們有一段距離。
溫暖記得直到李湛除掉攝政王後,他才將留給皇子們居住的宮殿並入後宮,皇子成親後,立刻遷移出宮。
乾元帝不喜歡皇子,哪怕他的兒子乖巧聽話,他也看著厭煩。
他的兒子有幾個被養在了勳貴朝臣家中的。
最後繼承他皇位的兒子就沒說過李湛一句好話,儘力在史書上‘真實還原’李湛的所做所為,也不曾禁止民間留書記載乾元帝的荒唐。
甚至李湛的孫子恢複了攝政王的爵位,過繼宗室子弟承襲武王爵位,表彰攝政王一生的功績。
這些都是溫暖從看客們的史書們看到的。
也就是李湛死了,否則這孫子定是要被李湛親手掐死。
不過?李湛對兒孫們不好,也不怪兒孫們抹黑他。
李湛做得那些事,哪件不讓人誤會?
太聰明了也不好?他想到的事?可能再過個幾十年才能想到。
看似他驕奢的一些舉措?百年過去了,百姓還在沿用。
溫暖遙遙看著李湛馬上背影,以前都是李湛在後追著她的?今日她第一次落後李湛?又不想趕超他。
有幾分她追隨李湛的感覺了。
其實,李湛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冷風吹過,溫暖有點發熱的腦子迅速冷靜下來?暗暗責怪自己腦子進水了。
就蘇白吳楓死得那麼慘?她追隨李湛?
她可不想最後落得沒有下場?死無全屍。
李湛直接入宮?溫暖拐進巷子口?敲開皇長子府的大門。
“您……您怎能擅闖皇長子府?”
“我給皇長子妃送丹藥?她服用我的丹藥,定能多活上幾日。”
溫暖不緊不慢的走著,皇長子府的下人或是小跑跟隨,或是快跑到溫暖前麵,攔住溫暖。
都是認識溫暖的?也聽說溫暖的伸手厲害。
皇長子雖有德妃資助銀子招攬一些有些功夫的武夫看家護院?但是讀聖賢書長大的皇長子對粗淺笨拙的武夫不是很看重。
有銀子買書?不香嗎?
就算不買書?皇長子平時耗費的銀子不少,筆墨紙硯都得用銀子,何況他不覺得護院值錢?還不如用銀子收買武勳子弟。
皇長子又是住在皇宮日子居多。
圍著溫暖的人,頂著皇子府侍衛的名,比尋常富戶家的護院好不了多少。
就這些人還想擋住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