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昏君!
“兒臣當父皇是誇獎了。”
魏王美滋滋,下顎高高抬起,很臭屁一般。
隆承帝點頭道“就是誇你,自信點,不用當這個字,因你,朕封了你生母為德妃。
……她有兩個皇子,又一向知朕心意,伺候算精心,她名聲比皇後好一些,皇後因無子幾次自求降位,朕同皇後夫妻一場。
念著情分,朕得給皇後安頓好後半輩子,過繼皇子到她明下,不是寵她,而是害了她,將位貴妃,再封一向和善仁愛的德妃為後。”
劉嬪痛苦悔恨相加,幾乎無法呼吸,果然,她同皇後之位擦肩而過?
從她偏愛皇長子後,隆承帝離她越來越遠。
對劉嬪而言,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明明垂手可得的皇後尊位離她遠去,她又降為嬪,辛辛苦苦十幾年白費了。
她再想逆風翻盤重新得到隆承帝的喜愛信任,太難了。
「溫暖我記得李湛做皇帝後,被廢的皇後一直活著,太後想找廢後麻煩,都被李湛擋了下去,後來更是將廢後送到江南行宮生活。」
暖寶寶沒記錯,不過史書上說,昏君驅逐廢後,苛責於廢後,太後勸說無果,廢後隻能去莊子上了此殘生。
莊子同行宮天差地彆,文人,嗬嗬。
彆嗬嗬文人,編纂史書的人喪良心,昏君後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抹黑自己父皇很光彩?
「溫暖你們說有沒有可能,後人太嫉妒李湛了?他是吃喝玩樂就把皇帝做到了極致,讓那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皇帝情何以堪,畢竟他們再努力都沒有李湛做皇帝時疆域廣,稅賦多,也沒李湛內庫銀子多,辛苦不說,還沒享受到,沒能隨心所欲,言出法隨。」
都是做皇帝的,差距怎麼這麼大,若是能像昏君,誰願意做個辛苦節儉的皇帝。
昏君之後,番邦幾次反叛,國運衰落下去了,史書上是說是昏君奢靡浪費導致的,勤勉皇帝不覺得自己皇帝當得差,一切的不順磨難隻能昏君背鍋了。
劉嬪拽住皇長子,狠狠打了他幾巴掌,厲聲道“本宮被你害慘了,早知你無能,又良心狗肺,本宮就不該生了你!”
隆承帝涼涼說了一句“朕該記得你一分好,不是你,朕也想不到朕讓大儒辛苦教育十多年的李遜,竟有諸多的缺點,本性如此,哪怕朕投入再多,劉嬪都能輕易讓他恢複本性。”
“父皇……”
皇長子先被李湛戳破心思,剝皮弄得神色恍惚,又挨了劉嬪的打,更讓他心寒得是父皇對他的失望評價。
他還能成為太子嗎?
被劉嬪挑起野心壓不下去了,在讓他隨著大儒做學問,安貧樂道,隨遇而安,他的心轉變不過來。
“是人都有缺點,朕對你依舊抱有期望,有缺點不怕,你肯改,朕還會給你機會。”隆承帝語調稍緩,“你先去給惠妃磕個頭,同二皇子見一見,以後你們就是親兄弟了,朕勸你一句,彆再弄得你同李湛這樣……朕會傷心的。”
“兒臣,兒臣就不能挽回了?”
“朕何時收回說過的話?”
“兒臣不想過繼到惠妃娘娘名下。”皇長子不傻,同二皇子交手多次,以後惠妃仗著他母妃的身份打壓他。
皇長子豈不是得鬱悶死,更不好同二皇子爭了。
隆承帝道“其餘後妃不適合,惠妃同劉嬪性子不同,惠妃綿軟一些,也沒太大的主意,聽說二皇子妃都不怕她,想必是個好相處的。
你經曆過總是命令你如何做,如何行事的劉嬪,去一個輕易不會幫你拿主意,更不會命令你的母親身邊,對你的成長很有好處。
你再也不用夾在生母同媳婦之間左右為難,有個寬容的婆婆,你媳婦,朕最看重的皇長子妃許是能多支撐一段日子。”
沒準她的病漸漸轉好,朕重視她,並非是假話,李遜托了她的福,否則朕今日定得好好罰你一頓。”
皇長子“……”
他還不夠可憐?
“父皇,要不您罰兒臣一頓吧。”
“朕罰你,你承受不住,快去拜見你新母妃。”隆承帝擺擺手,“朕還有一些事要處置,再耽擱下去,今晚朕又得熬夜批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