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信作揖,苦笑道“不瞞楊大人,下官知交好友李樹明,今日突然被治安司給拿了去。”
“所以這才唐突過來,想要請教大人,可是知曉這裡麵是出了什麼亂子,讓治安司給突然拿了人。”
兩人同事多年,有些話也就沒必要彎彎繞繞了。
有關李樹明,楊幼文也是認識的。
在很多事情上,即便是官府,也需要下麵一些大戶商人的幫助,才能夠順利的完成一些差事。
尤其是在收取賦稅的時候。
宋信之所以來找楊幼文詢問此事,因為按照規矩來說,治安司拿人,如果是一般人,自然沒有通稟知府衙門的必要。
可若是涉及讀書人,便就不同了,更何況還是有著秀才功名。
在這點上,治安司都會過來先跟知府衙門通氣,即便是強行拿人,也不會說隨意去抓。
治安司本身,也是需要受到官府的監督。
要是違規操作,知府衙門也可以上奏朝廷,請求對其進行處分。
楊幼文搖頭道“此事治安司並未告訴於我,不過治安司那邊,對於李秀才,肯定是認識的。”
“就最近來說,也沒聽到其得罪藍指揮使之事。”
“況且劉秀才為人沉穩,按理說即便有什麼事情,也不至於就抓入牢房。”
說到這裡,楊幼文遲疑了片刻說道“我也知曉你與李秀才是當年同鄉,想來有些焦急。”
“隻是這事,我暫且不好出麵,這樣吧,你便乘坐衙內的馬車,先跑一趟治安司,看看那邊給個什麼說法。”
“若隻是誤會,便也沒啥大不了的,若是有其他事情,再看看如何處理吧。”
宋信聞言,連忙作揖謝過。
而後出門乘坐馬車,直往治安司衙門而去。
治安司衙門。
朱英坐在藍田的辦公廳堂,看著從倭國寄回來的情報。
張伯在旁邊說道“東家,現在燕王那邊勢大,衛將軍說已經派了人跟道衍法師聯絡上了。”
“雖然沒有過多交涉,但老奴心裡頭覺得,其中肯定有什麼隱秘的聯係。”
“晉王那邊的情況雖然不錯,但是比起燕王來,還是差了少許。”
“我們這邊是否要加大對晉王的扶持呢,或是讓高麗那邊,跟晉王加強一些往來。”
作為朱英多年的心腹,張伯在討論一些事情上,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
朱英看完手裡的情報後,搖頭說道“現在的關鍵,不在於晉王燕王之爭。”
“若是我們出手,難免讓燕王的心中,會滋生出一些想法。”
“現在的首要目標,就是先行討伐倭國,其餘的事情,隻能是旁枝末節。”
雖然說朱英在一些方麵,還是會打壓燕王,扶持晉王。
可是對於倭國,這些私人恩怨,就沒必要去挑起了。
不管姚廣孝那邊怎麼想,又或者怎麼去做,朱英都不在乎,他在乎是,如何更好,更快的拿下倭國。
甚至說,哪怕是姚廣孝聯合燕王一起,博取功勞,在朱英看來都是沒有問題的。
倘若朱棣跟姚廣孝聯合在一起,真的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讓他們再度聚合一起,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老奴明白。”張伯應道。
既然東家有了決定,自然商會就是執行。
“東家,現在咱們在倭國那邊的商會,好像是出了一些問題。”
“許多的倭商,他們似乎背叛了商會,那邊的貨物,自從大明討伐倭國開始,就已經停止了結算。”
群英商會在倭國當然也是有一點根基的。
跟其他的區域的模式差不多,其中倭國分會,也是以倭人為主。
雪花鹽在倭國來說,是非常暢銷的商品,其中也涉及到許多的利益交接。
通過這個關聯,群英商會在倭國的地位,可是不算低的。
不同於大明的情況,就倭國來說,商人的地位可是相當高的,且能夠出海貿易的商人,多數本身就是倭國的貴族。
甚至一些大商人,跟倭國天皇的私交關係,都非常的不錯。
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倭國對於海貿的需求非常之大,許多貨物完全不能達到自給自足的境地。
往往倭國的商人身邊,還會有大量追隨的武士。
像是倭寇,在很多情況下,就是倭商扮演。
“如今我的身份,在外邊也不是個秘密,但凡有心之人,自然都會知曉。”
“現在討伐倭國,那些商人哪怕是想從中牟取一些利益,也不會和咱們搭上關係,這些倒是無傷大雅。”
“目前的關鍵是,要儘量跟之前的暗線聯係上,不能讓咱們朝廷的大軍,受到太多的損失。”
說到這裡,朱英微微停頓一下後道;“你到時候寫封信過去給衛光,如果聯係上暗線,也不要過於去瞞著燕王。”
“倘若是有機會,該合作的時候,還是要以合作為主,畢竟都是漢人,在對外的時候,不要搞一些小動作。”
聽到東家的吩咐,張伯也清楚了對於倭國這邊,應該是采取怎樣的動作。
同時心裡對於東家,也是非常的佩服。
從北平到京師,張伯可謂是一直跟隨者。
當初燕王脅迫東家來到京師,雖說從客觀上,促成了東家成就太孫。
可實際上,在很多方麵,早前燕王完全就是利用東家。
到了如今一看,曾經燕王想要謀取的事務,已然是非常的清楚。
而東家能夠在這件事上,真正放下來,就張伯個人來說,便就是格局。
此時外麵傳來響動。
是藍田過來了。
“殿下,知府衙門那邊來人,是同知宋信,應該是想要詢問李樹明之事。”
入門後,藍田抱拳作揖,而後稟告道。
太孫殿下來了,這治安司自然就是太孫殿下為主。
朱英聞言,道;“看來這李樹明,在知府衙門的關係還不錯,這才多久,不到一個時辰吧,連同知都能請動了。”
“你去辦吧,不要讓其知曉本宮已經來了,他若問起罪由,你便說起與眾多商人沆瀣一氣,桉例審訊即可,看看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