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哦,小朋友,你不要提醒我這個殘酷的事實了。”
聽到楚深和的建議,一旁的女士“痛苦”地哀嚎了一聲。
小朋友
楚深和瞪大了眼,他轉頭對上了女士的笑眼。
才發現女士的容貌不算年輕,眼角唇溝都有了淡淡的褶皺。
但她整個人看著優雅極了,聲音也是清脆的動聽。
“我今年五十一了,是不是看不出來因為我是學聲樂的,聲音比本人要年輕一些。”
“叫你小朋友不過分吧或者小先生你看著還很年輕。”
楚深和愣怔了一下,點了點頭,回道“確實看不出來,方才我以為您最多二十出頭年紀。”
他沒有回答自己的年齡。
女士也不再糾纏這個話題,隻是眼神哀怨地望回了台上“小先生,你不要提醒我,我知道後麵肯定還有同樣好聽的。”
“我都不知道結束了我得為多少支歌買單了。”
楚深和笑了笑“為才華買單,應該是您的心願。”
女士眼裡的糾結便消散一空,優雅地撫了撫鬢邊的碎發,“你說得沒錯。”
“你看,現在上台的唱作人天呐,我能為他的顏值買單嗎”
楚深和“”
好在女士隻是隨口與他搭話,並不指望得到回答。
前奏響起,她已經目不轉睛、眼神閃亮地看向台上了。
楚深和也跟著一起望去。
孔珂今天穿得很簡約樸素,是有些中國風的服飾。
非常古色古香的一件淡青色開襟襯衣,下半身是同色配套的馬褂。
平常人穿來或許會顯得臃腫或者闊氣卻庸俗。
但穿在孔珂身上,清俊挺拔,是非常帶了距離感的高潔的貴氣。
長身玉立,更襯出他一身如鬆如柏的氣質。
嘖,他在心裡暗歎,翰林供奉確實長了一副太有文人風骨的臉了。
他都有些驚訝身邊這位女士的想法了,因為在大宣之時,禮部侍郎甚至比起翰林供奉還官高一品。
但有些嘴碎的官員,哪怕不是敵意,也沒少在背地裡說衛光啟一個男子做甚長了那副傾國傾城的模樣
看著不像是一個朝廷命官,倒像是要以容貌謀生的某些人物。
孔珂的容貌也不俗,但即便是有的官員厭惡他深得陛下喜愛,總拍馬屁,說出的話卻是白瞎了孔珂那張麵皮,真是人不可貌相。
鮮少有人會拿翰林供奉的容貌開些狎昵的玩笑。
可能也是身份不同吧。
站上光芒萬丈的舞台,受到萬眾矚目,在沒有展現出技驚四座的才華之前,便難以得到他人尊重。
不久,前奏響起。
是一陣或厚重或悠揚、古樸又清脆的樂聲,仿佛擊打在人的心上,一時沒人聽出是什麼樂器。
完全耳目一新。
直到台上的燈光舞動,緩緩照亮了整個舞台。
孔珂方才還半隱在黑暗中的麵目徹底亮了出來,他身後的樂隊成員也現了身。
他們方才擊打的樂器徹底暴露在大眾麵前。
楚深和瞳孔一縮,認了出來。
是編鐘。
是大宣隻有重要場合、慶典時才會使用的樂器。
現場響起了一陣騷動,坐在楚深和右邊的男士喃喃自語“這是什麼樂器,太好聽了吧”
隻有部分偶然聽過科普的認出了這是編鐘,是存在於曆史長河中被考古出來的樂器,是現存的曲庫中沒人使用過的樂器。
沒想到這麼好聽
短短幾秒,就將人帶入了其中,好像感受到了一個古樸、寬和、麵色沉穩滄桑的國家,在曆史的塵埃中向他們揮手。
說你好啊。
但是,這聲“你好啊”又不像是對著觀眾們說的,而是對著下一段樂章,對著曲調裡飽含了什麼情緒的想要歌唱的對象。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的歌曲介紹亮起。
歌曲戰金刀
唱作人孔珂原創
作詞孔珂
作曲孔珂
編曲風火樂隊
接著第一句歌詞緩緩響起。
歌唱者的嗓音清冷而有質感,但莫名透著股大氣的蒼涼
“十裡黃沙曾想起,踏破嘶吼喑啞,”
“巍巍城牆遙望前,龍笛鼉鼓,英姿勃發,金刀染血星雨落”
楚深和眼神閃了閃。
他一下就聽出來了,這是宣武三年,大宣打得最為艱難的那一仗。
彼時他十六歲,未及弱冠,周邊幾國都將這個少年帝王未曾露出任何獠牙、也沒展露出什麼過人天賦的大宣當做了掌中之物。
隆冬的積雪尚未掃清,新年的喜意便徹底散去,迎來了戰爭。
這時,被譽為天神上將的謝小將軍還是個奶娃娃,謝將軍一人、獨抗三國聯軍。
那時候的大宣經曆過一朝與昏聵的國君,百廢待興。
需要縫縫補補的地方太多了,楚深和在此之前沒有將過多目光放在邊防上。
便險些吃了大虧。
孔珂的聲音不帶有太過濃厚的情緒,清清淡淡的,但編鐘的背景音卻極其悲涼,如泣如訴
錄製現場的觀眾們不知何時,全部都安靜了下來。
唱作人的歌聲與詞是偏向中國風的,但編曲與編鐘的振動,卻比抒情多了大氣、比民謠多了股破釜沉舟的銳氣
仿佛每一句歌詞娓娓道來,聽時隻覺得悅耳,卻過耳不忘、極具畫麵感,情緒也在這其中層層遞進了。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明明是聽著一首歌,卻好像身臨其境地看了一場電影,旁觀了數場人生。
蘇荷就是現場的一名觀眾。
在此之前,她不是任何唱作人的粉絲,更沒聽過孔珂的名字。
她的本職工作是一名大學老師,這次來到我是唱作人的現場,是因為一個回校探望她的學生遞給了她兩張門票,說這個節目特彆有意思。
當時在一旁的同事聽到了雙眼一下放滿了光亮,就替她應了下來。
來到現場,與其說是她自己來,不如說是陪著人來。
她的興趣愛好是閱讀與寫作,尤愛曆史的厚重與魅力。
平時並不太聽歌。
她覺得什麼歌都不錯,但也都差不多。
擁有傳銷般魅力的廣場舞神曲她覺得好聽,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她也覺得好聽,廣為人知的神歌能跟著哼兩句,甚至是校運會上激情蓬勃充滿生命力的背景音也覺得不錯
都覺得好聽,但也都沒特彆愛聽。
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蘇荷向來覺得自己是非常有共情力的,按理說音樂這樣能直抵人心靈的藝術,她應該很能t才對。
但就是很神奇,她大概能分得清好聽與不好聽,口水歌與高難度,藝術性或流行性。
但就像做題,能分析能做出來,但不愛做,不然也許她現在就是一個科學家了。
對於好聽的歌,她能聽,喜歡聽,但是還不如愛吃的飯菜,沒有不行。
包括今日來到我是唱作人的錄製現場,她完全不否認,前麵的八首歌以她的目光來看,非常不錯,是好聽的音樂。
但要說給她觸動,還不如現場濟濟一堂萬眾歡呼的氛圍帶給她的震撼更大。
因為這樣的氛圍,有種人海茫茫中,我們今日歡聚一堂的奇妙緣分。
待到曲終人散,空寂茫然。
又有種燈光亮起,人山人海被映在大屏幕上,如此歡樂,好像盛世之姿。
國泰民安,安居樂業。
蘇荷覺得這樣的氛圍真的棒極了,讓她心裡湧起莫名而強烈的感動,在思考該怎樣提筆留住此間感受。
直到,孔珂登場。
直到,這首讓她完全沉浸其中的戰金刀響起。
該怎麼形容呢,從她的目光被場上的編鐘吸引的那一刻,從她的聽覺被清冷而有質感的嗓音拉入了戰場的那一刻,她就出不來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聽到這首歌是什麼感受,但她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擁有極高的共情能力與畫麵創作力。
她幾乎聽完前奏,聽完兩句歌詞後,就確定了,這是戰場。
這是一首對戰爭的讚歌。
從台上這個唱作人的第一句歌詞開始,就讓她無法拒絕的,將她拉入了那個金戈鐵馬的廝殺地。
那是太過宏大的場麵,讓人觸目驚心又熱血沸騰的場麵。
這首歌的第一段,在回憶,回憶這場戰爭的慘烈。
那是鮮血淋漓的殘酷,馬革裹屍的壯烈。
她好像看見了無數人馬嘶吼著為自己鼓足勇氣。
初次迎戰的小將顫抖著的手舉著刀刺破敵人的胸膛。
為首的將軍單槍匹馬、萬夫莫開。
吹著衝鋒號角的將士鼓點聲愈發密集,舉著赤旗的人立於馬上身中數箭仍筆直站著
她好像感受到了,這是一場敵我懸殊的戰爭。
“我軍”迎敵而上、懷著必死的孤勇和破而後立的果敢。
直到歌曲高潮部分,這股子從悲憤中透出的昂揚的激情,保家衛國的信念,慢慢轉變成了必勝的決心。
大概是一場戰爭落下帷幕,歡歌笑語、如釋重負中夾著濃鬱到能夠滴出血來的思鄉之情,與成功守衛了家國親人的釋懷。
這股釋懷,來自腳下這片土地的忠骨英魂。
戰金刀,橫刀立馬,所向披靡。
戰金刀,前路凶險,不可回頭。
戰金刀,我有武器在手,便是家國利器。
蘇荷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因為一首歌,毫無知覺地落下淚來,從中感受到這樣斑駁龐雜的情緒。
幾乎讓她沉溺其中,難以出來。
因為她的爺爺就是一名曾參與抗戰的烈士,她從小就聽著抗戰的故事長大。
對於那段曆史,屈辱卻激人奮進,隻是想象便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她為此害怕,為此惶恐,為此疼惜,為此懷念,為此心馳神往。
害怕與惶恐是對戰爭,疼惜與懷念是為曾經保家衛國的將士。
心馳神往則是對那必勝的信念、無悔而燃燒的強烈價值
奉獻、犧牲、偉大。
蘇荷以前聽說有想要輕生的人因為聽到一首歌,給了當時的自己無窮儘的生的力量,喚起了自己對前路的希望。
這種說法,好玄妙。
她特意去聽了那人說的那首歌。
嗯,非常抱歉,是好聽的,但她感覺不到。
為此她一度懷疑過自己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