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危機感卻沒有消失。
他知道,餘樂就在身後,這個非主項的運動員表現出了主項運動員的實力,至少在滑完的前半段比賽裡,餘樂都做的很完美,所以才能夠緊緊地跟著他們。
這太不可思議了
今天上午明明還摔的那麼慘,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可怕
危機感像是死神的鐮刀,抵在了麥克的脖子上,他不得不去尋找更有優勢的路線,追上阿道夫,或者將餘樂甩的遠遠的。
不行,一次蹬雪還不夠安全,必須再快一點。
而且自己要卡進餘樂前麵的路線。
對一個非主項運動員用戰術,實在有些丟臉,但危機的本能告訴他,他必須認真對待餘樂的追逐。
這個家夥,今天中午是吃了菠菜了嗎
餘樂果然也隻能看著,原本似乎能追上的麥克,在連續兩次蹬雪後,不但超到了自己的前麵,還要擠占自己的前路。
但這些他都不能阻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發生。
現在速度太快了。
絕對超過了70邁
有多快
80嗎
還是更快
男選手的力量強,速度本來就更快,更不要說在前麵領跑的是一個世界冠軍,這簡直就是一場專業的比賽,他能夠不失誤地跟上,已經到了極限。
再快,就不行了。
因為前麵就是進入“2”字形的一個小角度回轉,他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再快他就掌控不了回轉的成功率,很有可能像譚婷那樣摔倒,失去比賽資格。
他不但不能加速,甚至要稍微降低一點速度。
他是這樣想的。
他在腦袋裡過了千百次的動作,在這裡都告訴他,必須要減速,不然他就摔了。
可是怎麼減速呢
對手們都在瘋狂地加速,他們無所畏懼,他們跑在前麵,就像一輛疾馳的高鐵,火車頭破開了空氣屏障,那之後旋轉的氣流就像有著引力一樣,餘樂甚至無法讓自己停下來。
他的血液被點燃了。
激情伴隨著速度在耳邊轟鳴。
他苦苦壓抑,讓自己不要跟著麥克一起加速,就已經用了全力。
減速
做不到
第一個阿道夫開始回轉。
太完美了,幾乎是擦著旗子,滑雪板回轉的距離甚至沒有超出一米,在那飛揚的雪霧中,完美地改變了自己的方向。
然後是麥克。
哦,麥克出現了一點失誤。
他之前加速了,餘樂的緊咬不放讓他開始緊張,破壞了節奏般的蹬了兩次雪,距離回轉區域又那麼近,他太自信了。
他做到了貼著旗子滑過,因為他搶到了餘樂前麵的位置,但是在控製滑雪板回轉的時候,滑雪板橫飛了出去。
他失誤了
他足足橫滑出去了三米,才穩住身體,在這分秒必爭的比賽裡,不但浪費了時間,還讓自己的速度降低了一點。
這是機會
或者說,餘樂在繞過旗杆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
他很恐懼回轉的部分,這是他最不擅長的地方,所以更需要全神貫注,無瑕去看麥克究竟做了什麼。
他隻知道,當自己用出全身力氣,完美地繞過這個旗門的時候,麥克從邊緣處滑過來,變得與他平齊。
咦
什麼時候到了後麵
疑惑在心裡悄然的深處,繼而又被狠狠地壓了下去。
管他的,先比賽,滑好自己的再說。
前麵是一個360°的大回轉區域,整個坡麵都是傾斜的,內圈更矮,外圈更高,內圈滑完全程的距離更近,外圈距離更遠,但內圈更容易失控,外圈更平順。
靠內圈,靠外圈,都不合適。
這裡最完美的路線,就是內圈的三分之一處。
不用餘樂計算。
因為他一直在沿著阿道夫的軌跡滑行。
這是最完美的路線,哪怕阿道夫已經超出他十多米遠,但是那被阿道夫衝撞開的氣流,還牽引著餘樂,讓他滑的格外的順暢。
餘樂在最好的路線上滑行,速度也不慢,在麥克的眼裡,卻變得很難超越,無比的難受。
他搶不到完美路線,隻能滑在餘樂的上麵,更大角度的回轉導致他不得不滑更多的距離。
好像餘樂這速度他完全可以超越,但就是超不了。
而且他不敢在這樣的連續彎道裡加速了。
一旦加速,下一次恐怕就是真正地摔倒。
他可是主項運動員啊,和非主項運動員的比賽裡,不但輸了,還摔倒,他不要臉的嗎
上次的失誤讓麥克的心臟變得不受控製,這會兒還沒有緩過來,哪裡敢再浪。
可不浪又吃了路線的虧,超也超不過去,實在太難受了。
無從下手。
這種感覺在從大回轉出來,再一次進入小回轉的部分時,更加的明顯。
餘樂始終在最優路線上,跟著阿道夫的腳印毫不遲疑的往前衝,因而在前往小回轉的區域理所當然地還是在最近的距離上。
他緊緊地貼著旗杆,身體往一側傾斜,滑雪杖頂端最尖銳的部分在雪上劃出一道深深的痕跡,滑雪板呲出的雪霧噴的麥克一身一臉。
麥克一口老血差點嗆出來。
他職業生涯的最大危機降臨了。
這一刻他有種強烈的預感,自己恐怕很難超過餘樂。
這個家夥他滑的絕對不是世界一流,但是他所有的部分都做的沒有錯,他很完美的執行著這個賽道上必須完成的技巧,就像一個被精密數據控製的機器人,或許缺少了人類行為的“靈性”,但他沒有錯。
僅僅是沒有錯這一點,就很讓人痛苦。
麥克從小回轉出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因為在此搶道失敗的原因,落在了餘樂的半個板位的位置。
不會要輸了吧
在職業賽裡,比賽到了後半程,排位就很難發生變化了。
自己不會要輸吧
麥克不接受這個結果
前麵就是連續的三個波浪峰,這個地方自己一定可以反超。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要加點速。
麥克蹬雪了。
然後在他蹬雪的時候,發現餘樂也在蹬雪。
他竟然和自己同時加速。
喂
你究竟是坡麵障礙技巧的選手,還是障礙追逐的主項選手啊
前麵可是波浪賽段,你不減一點速,你過的去嗎
餘樂表示隻要不是回轉區域,都不帶怕的。
波浪賽段不過就是速度與力學的結合,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且這一路順暢的比賽,也沒有停下來的理由。
滑的很過癮
血液都已經沸騰了。
源源不斷的力量從身體裡湧出,大腦變得空前的清明。
這是比賽的狀態。
餘樂知道,自己進入了比賽的狀態
天地如此的大,但這個世界他隻能夠感覺到自己,就像一個奇點,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
專注,清醒,激情。
甚至不再去考慮得失與勝敗。
他享受的隻是這一刻,是這種完全掌握速度,完全掌握自己的感覺
所以。
快一點。
還可以快一點。
還可以快一點
蹬雪,加速,衝刺
然後身體就在那雪道自然上揚的角度裡,向著半空衝了出去。
飛出去的瞬間速度,幾乎到了90邁。
餘樂還從來沒有滑過這麼快的速度。
但他一點也不害怕。
冒險的血液像是流淌在身體裡,越是緊張刺激危險的環境,他越是亢奮。
他或許天生就應該像譚季那樣,去追逐真正的極限。
這裡。
應該壓下身體。
在起跳前必須要有個彈性的動作。
是為了低矮的弧線。
而低矮的弧線是為了減少更多在空中的時間。
餘樂將身體壓下去的時候,正打算這麼做的麥克,驚的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他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個非主項運動員會在起跳前,做出這麼專業的彈壓動作,以降低空中高度。
甚至在很多二三流的障礙追逐主項運動員身上,這個動作都做的不好。
先不說餘樂是否做對了這個動作,單單是他就在麥克的眼前做了這麼一個動作,簡直瞬間就將麥克帶到了世界大賽的賽場上。
然後餘樂飛了出去,就像一隻離弦的箭,飛行的弧線簡直就是壓在跳台的邊緣底底地掠過,然後又快又準地落在了下一個波浪峰的峰頂。
哇哦。
如果不是對手,麥克都想為餘樂的這次表現鼓掌,這個動作就算他來做,阿道夫來做,也就是這個程度。
這個家夥真的不是主項選手嗎
有人能夠在半天的時間有這麼大的進步嗎
這是換了個頭吧
賽道後半段的波浪峰很少,隻要兩個。
餘樂第一個起跳的彈壓技巧做的很好,但第二個就不怎麼樣了。
畢竟腦子再清醒,身體跟不上也是白搭,速度太快了,他的“身體零件”有點跟不上節奏。
第二個跳躍他根本就沒有做到位,就飛了起來,導致他飛的比較高。
好在這是最後一個跳躍。
而且他的空中平衡力真的很好。
試想一個可以在半空翻騰五周,還能轉體,還能摸板的家夥,他在空中的身體控製能力有多強。
哪怕這一跳彈的有點高,在往上衝的時候力量也有一點不平均,但餘樂的肩膀隻是搖晃了一下,就將身體穩定,稍後穩穩地落在了地上,朝前繼續滑去。
麥克趕上來了一點。
但餘樂彌補失誤的速度很快,根本沒給麥克機會。
前麵。
就是一馬平川不,是三個跳台,但是對於餘樂而言,這三個跳台與平地幾乎沒有差彆。
哪怕跳台最高有四米,中間還要飛躍一個向下凹陷深達一米的區域,但這個設計完全沒有意義,無論怎麼滑都可以輕鬆滑過去,落在跳台的另外一邊。
如果不是趕得太急,他甚至可以翻個跟頭。
咳
蹬雪,加速。
下壓,起跳。
從半空飛過的身影,在虹膜上留下猶如水滴一般的流線型線條,午後的陽光燦爛極了,那“水珠”流淌出綠色的蒙光,仿佛魔法。
觀眾席已經瘋狂了起來。
誰都想不到會出現這麼一個場麵。
餘樂他竟然衝在主項選手的前麵。
麥克遇見餘樂,他竟然落後了。
“要瘋了”
“上帝,我不相信”
“嗷嗷嗷嗷餘乾掉他”
“麥克,你沒有吃飯嗎你昨天晚上做了什麼,你個軟腳蝦”
在樓上的觀眾席發出咆哮和呐喊聲時,譚季五官都一起用力到了一個扭曲猙獰的程度,眼睛幾乎要從眼眶裡脫離出來,脖頸上的青筋都鼓了出來。
他在心裡大喊著,“加油啊餘樂加油啊”
最後的衝刺階段
勝利就在眼前
加油啊
“唰”
“唰”
“唰”
餘樂在加速。
麥克也在加速。
餘樂有不能輸掉的理由,麥克更是無法接受輸掉的結果。
兩個人就像是瘋了一樣的往前衝,完全不考慮如果出現失誤,自己會落得多麼慘的結果。
瘋狂的追擊,甚至讓他們與阿道夫的距離都拉近了一點。
衝衝衝
餘樂寸步不讓
麥克步步緊逼
兩人在那爽的讓人頭皮發麻的破空聲裡,猶如兩隻並排飛行的利劍,幾個騰躍後,終於飛過了最後的高牆。
紅線就在前方
觀眾的歡呼聲就在前方
終點,就在前方
“唰”
又是一聲響
兩個身影緊緊跟在阿道夫的身後,一前一後,以一個距離極小的差距,越過了終點線。
“啊啊啊啊啊”
搖晃的旗幟與揮舞的衣服,在護欄的後麵呈現出如同彩虹般的顏色,熱烈的歡呼聲在耳邊如同潮水般響起。
餘樂一個急刹,飄移出蓬勃的雪霧,頓停在護欄的前方。
站定。,,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