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間,二媳婦抱著小奶娃給了顧老太:“娘,你看,這鼻子這嘴兒,像你!”
顧老太聽著這話,倒是被大媳婦給逗樂了。
“你這嘴啊,可真甜,哪能像我呢,童韻模樣長得好,像她才好!”
旁邊剛剛生了閨女的童韻,在自家三嫂服侍下喝了那紅糖雞蛋,總算是有了些力氣,疲憊地笑著說:
“娘,二嫂說得是,我瞧著像娘,我也盼著能像娘呢。”
童韻說這話,倒是真心話。
她這個婆婆,彆看就是個小山村裡的普通婆婆,可是那氣度,那見識,都不是一般人啊。
彆說普通農村人,就是她這個下鄉的知情和婆婆說說話,都不免佩服她那見識和睿智。
而論起相貌來,彆看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太太了,可那身段,還有那皮膚,乍一看,彆人頂多以為是四十多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年輕時候必然是個大美人兒。
要不說她這個下鄉知青當年一眼就看中了自家男人,童韻想著,這或許是和自家男人有個這樣的娘有關係。常年受熏陶,就比一般村裡人有見識,模樣長得好,比起城裡人也不差。
顧老太聽到這話,倒知道兒媳婦說得是真心話。
她早年逃難來到大北子莊,嫁給了顧建國他爹,之後便一直紮根在這裡,後來顧建國他們的爹抗美援朝沒了,成了烈士家屬,大隊上照顧她,也是真需要一個文化人兒,她就當了大隊小學的老師。
育人子弟十幾年,在村裡也是很受敬重的。最近幾年,世麵上不□□定,各種鬨騰,可大隊裡的人還是尊敬她,大隊長陳勝利小命都是顧老太救的,自然更不能把顧老太怎麼樣。
於是在那熱火朝天的幾年裡,她也是安安穩穩地當她的顧老太和小學老師,倒是沒出什麼事。
至於底下五個兒媳婦,她最待見的自然是小兒媳婦。
城裡下鄉的知青,上過高中的,文化人兒,和她說話能說得來。不過也幸好,其他幾個兒媳婦都是好的,也不計較這個,依然相處得和睦。
如今她年紀也不小了,眼看著五個兒子都有了孩子,心心念念的小閨女兒也生下來,抱在懷裡軟嫩嫩的,自然是心滿意足,越看越喜歡,看得心都要化開了。
“這孩子像誰,都可以,左右爹娘都不是那難看的人,總差不了。我也沒其他指望,隻盼著這孩子能平平安安的長大,日子順順心心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正說著話,就見懷裡的小閨女兒那濕漉漉的眼睫毛忽閃了下,緊接著,睜開了眼睛。
小眼兒如今還睜不大,不過看那細長眼縫就知道,以後這眼小不了。
當下她更是樂了,恨不得把這小娃兒抱在懷裡不撒開:“看這小閨女兒,可真招人疼啊!這輩子,有了我這小寶貝孫女,再沒什麼不滿足的了!”
旁邊幾個媳婦和兒子都笑著,圍了看那小嬰兒,要多稀罕有多稀罕。
這一幕,看在旁邊四媳婦蘇巧紅眼裡,卻是頗有些不自在了。
她進門比童韻早三年,如今老大兩歲了,老二才八個月大,都是小子。
她也知道,婆婆這個人和一般人不一樣,就盼著能有個閨女,所以第二胎的時候,她是滿心希望生個閨女,誰知道,又是個帶把兒的。
本來琢磨著,能不能這一兩年再要個,得那軍功章,可是偏偏被老五家截了胡。
就算她再生出閨女來,也是第二份,沒有第一個那麼稀罕了吧?
蘇巧紅此時看著兩個嫂子並婆婆都圍著那剛出生的小孩兒打轉,不錯眼珠地看,便抬起手,故意擰了自家二小子牙狗的屁股蛋兒。
可偏偏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候,就有一位,看著這情景,心裡不樂意了。
這位就是顧家四媳婦蘇巧紅的娘。
本來這老顧家的事和她老蘇家也沒什麼關係,又不讓她家出雞蛋饃饃的,犯得著她在那裡鹹吃蘿卜淡操心,可她心裡記掛著自己女兒啊。
她這輩子生了三個女兒三個兒子,自己覺得自己是老蘇家的大功臣,耀武揚威得很,每每和人說起,都是一嘴一個“當初我生我大蛋的時候如何如何,當初我生我二蛋的時候如何如何,當初我生我三蛋的時候如何如何”,大蛋二蛋三蛋那都是她的寶貝疙瘩蛋。
到了她閨女,嫁到了老顧家,上來就生了兩個帶把兒的,她覺得自己閨女這是有福氣,這是肚子爭氣!一撇腿兒就是一個大胖小子啊,你們能嗎?
結果如今,她手裡攥著這紅雞蛋,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了。
“我閨女生的那都是大胖小子,而且還一口氣生了倆,她老顧家都不知道送個紅雞蛋,怎麼如今,那瘦巴媳婦才生了個丫頭片子,竟然值得送什麼紅雞蛋?”
瘦巴媳婦說得是童韻,她生得腰粗體壯,乾農活有力氣,看不上童韻這樣的細瘦白的,便說是瘦巴媳婦。
“娘,我婆婆可喜歡那丫頭片子了。”
其實蘇巧紅本來心裡就窩著點火,隻是全家都喜歡那小丫頭,她不好發作罷了。如今到了娘家,一邊幫著娘在那裡剁大白菜,一邊嘴裡絮叨:“你不知道有多寶貝那丫頭片片子,他大伯捎來的麥乳精,我家牙狗兒連嘗嘗什麼味兒都不能,全都給送到老五媳婦屋裡去了。”
“麥乳精?”蘇巧紅娘可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一個眼兩個大:“那是啥?”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