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邀請留比莫夫來華,其實主要就是繼續排演話劇川省好人,留比莫夫也是這個想法。
他知道,讓寧遠他們一直留在莫斯科不現實,而他們一群人待在莫斯科,總好過自己一個人來華。
而且,一直喜歡華夏文化的留比莫夫,早就想過來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遊曆一番。
經過開始兩天絡繹不絕的拜訪之後,留比莫夫也不再會客了,不過倒是答應了人藝的請求,抽時間去看他們排演的年度大戲蔡文姬。
在華夏話劇院的安排下,留比莫夫就住在劇院的宿舍內,不過條件肯定比寧遠他們的宿舍好多了。
儘管留比莫夫也帶有助手,但還是安排了兩名後勤負責他的日常。
而平時的工作,寧遠基本陪在他身邊,倒可以擔任他的翻譯現在的寧遠,用俄語日常交流很順暢。
雖然孟輝他們嘖嘖稱奇,但也羨慕不來。
“或許這就是天賦吧”
在一次背俄語台詞背得頭昏腦漲後,劉葉望著寧遠,生無可戀的癱在劇院的舞台上感歎道。
寧遠走到他旁邊,居高臨下的望著躺在地上的劉葉
“你怎麼不說你的身高也是一種天賦,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
劉葉一怔,撓了撓頭“好像也是哈”
留比莫夫在另一邊好奇的道“你們在說什麼”
寧遠笑著翻譯了一下,隨後留比莫夫就點頭道
“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如果大家都一樣,那這個世界就非常沒趣,正是這種多樣化,才有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頓了頓後,留比莫夫笑道“當然,這種豐富不僅僅有好的,還有壞的,包括災難。好的繼續進行下去,而壞的,如果能改變那就調整,如果不能,是痛苦的承受還是坦然的對待,都是自己的選擇,反正它也改變不了,為什麼不快樂一點呢。”
寧遠把這些翻譯給劉葉他們聽之後,劉葉連忙爬起來,雙手舉起
“好吧好吧,我承認我思想墮落了,我接受檢討,我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留比莫夫聽完寧遠對劉葉話的翻譯後,好像很感興趣似的
“這句話說的真好。”
寧遠笑道“這是一首詩。”
隨後,寧遠就把海子的生平介紹了一下。
聽完後,留比莫夫歎息了一聲,沉默了好一會兒後,忽然問道“這首詩你還記得嗎能不能給我朗誦一遍”
寧遠剛要張口,留比莫夫趕緊道“用你們漢語。”
點了點頭,寧遠隨後緩緩朗誦“從明天起”
寧遠抑揚頓挫的朗誦,聲音不算大,但感情充沛。
開始劉葉他們也不知道寧遠在跟留比莫夫說什麼,這會兒見寧遠在那兒朗誦麵朝大海,才知道是在說這個。
漸漸地,所有人都看了過來,好奇的、感興趣的,慢慢也都圍到身邊。
當寧遠朗誦完了,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鼓掌,包括留比莫夫。
這時候,留比莫夫才睜開眼,帶著回味的意猶未儘道
“雖然我聽不懂,但那種詩歌和語言的優美,有時候不需要懂具體意思,就像歌曲,隻聽旋律就能激起某方麵的共鳴,而且你朗誦的很好,能感受到那種美好的向往。”
在這之後,他才問寧遠這首詩的內容,寧遠說過後,留比莫夫感歎道
“實在難以想象,寫出這麼優美詩篇的人,會在寫出後幾個月臥軌,太可惜了”
寧遠點了點頭,這首詩是海子在八十年代最後一年的一月份寫出來的,而在兩個月後,他剛過完二十五歲生日的第三天,在山海關的一條鐵軌上,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這個經曆,在剛剛寧遠跟留比莫夫講海子生平的時候跟他說過。
“再跟我講講海子,和關於這首詩背後的事情吧。”留比莫夫說道。
兩人來到台下,坐在那裡,寧遠想了想道
“七十年代末,我們華夏有一個叫做顧城的詩人,寫出了一首很短,但非常經典的詩,叫做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讓寧遠沒想到的是,留比莫夫卻立刻道“這首詩我看過,因為很獨特,所以我有印象。”
寧遠點了點頭“黑夜和光明都是代指,是說那個新舊思想交替的特殊時期,華夏人開始了嶄新的尋找光明的路,不過對於大部分知識分子來說,他們是茫然的,惶惑的。”
留比莫夫深有同感“我也是那個時期,甚至時間還要長,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我想排的戲不讓排,隻讓我排那些經典的戲,隻要稍微有新穎的,都得不斷審查,改了又改,憤怒也無濟於事,隻剩下茫然。”
“是啊,所以像海子,他們在那個時期走過來的大學生,經曆了從扼殺物欲、隻講精神,到八十年代的摒棄精神、物欲橫流的社會轉型過程。麵對現實,理想主義者的海子困惑了,希望破滅了,覺得不能“詩意地棲居於世”了。”
在留比莫夫安靜的傾聽中,寧遠說道
“同彆人盲目沉醉於物質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較起來,海子更多地感到來自內心分裂矛盾的痛苦,再加上那個時期,他的女友離他而去,先去南方的深市,後來出國,他們在一起是因為詩和精神的愛戀,而現在,也倒在物質下麵,所以更讓他絕望。”
“這首詩,基本是海子最痛苦的時期,寫下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我們讀起來很美好,但卻是他求之不得的奢望,他覺得走投無路了,所以”
留比莫夫沉默了一會兒後,忽然說道“所以,這就是東方的烏托邦”
寧遠一開始還沒太反應過來,不過隨後他就意識到了,道“準確說應該是海子的烏托邦吧。”
留比莫夫卻搖了搖頭“不,既然這首詩能在你們國家這麼知名,那肯定是引起無數人的共鳴,既然這樣,他們也覺得這是美好的,說是你們東方的烏托邦也不算錯。”
寧遠愣了愣“這樣解釋好像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