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秦合某外科群。
“最新消息,2號科研手術室在做自體心臟移植,主刀林熙冬醫生。”
“我記得宋主任今天不是就在做這個主刀怎麼換了救場好奇”
“不是,是另一場手術,宋主任那都已經快進行3個多小時了,這邊做的是小兒,有興趣的可以來看看。”
“等等,意思是今天醫院有兩個手術室都在做自體心臟移植”
“人在圍觀現場,林醫生這邊離體心臟病灶切除和修補已經結束,要開始重建心臟,阻斷時間大概才用了二十分鐘,每天一百個結,所以,宋主任那邊什麼進度”
“宋主任這邊也剛結束離體處理,阻斷時間大概100。”
“有一個大膽且很真得尷尬的猜測,不會首例心臟自體移植來自越州第一人民醫院”
“那也未必,兒童血管吻合難度你確定”
“也就是說,兩個手術進程回到了起跑線有點刺激啊,誰直播一下我估計還要半小時才下班。”
群裡聊的熱鬨,這同一天相同類型的手術術氏,罕見的例心臟自體移植手術,而林熙冬已經結束離體心臟處理的消息,自然傳到了各個領導耳中。
此時嶽璐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事議,她助理剛彙報完同步兩邊進度。
辦公室很安靜,隻能聽到嶽璐手裡的鋼筆在白紙上摩擦的聲音。
“這哪裡鯰魚啊,這是給我們秦合放了條鯊魚啊。”嶽璐把最後一個文件簽定,站起身,穩步走向衣架,拿下白大褂,說話有些無奈,但是更多的是驚喜,“我去看下手術,你也去和宣傳部溝通打個招呼,找人跟進這個手術,我要公正的報道,理解吧”
“好。”
“另外,遲點幫我約越醫鄭院長視頻會議時間,你就說想談一下想關於遠程會診的合作。”
而這樣類似的動身前往手術室的人,並不在少數。
同時。
“開始植入。”心外主任宋毅偉開口,負責處理心臟的小組很快就托著已經修補好的心臟來到患者旁邊。
一聲令下,1號手術室裡容納快超過十多人的團隊,跟著指令快速運作起來,明明手術室顯得很擁擠,相交而過的時候好似就要相撞,可事實上,就是井然有序。
每個人的工作流程都保持著高精細的配合指令,這也是秦合心外主任從業三十多年的掌控力體現。
而接下來的每一步,便是考驗外科醫生上限的開始。
這個放入心臟開始,看似簡單的任務,卻足足花了近二十分鐘,他們必須還原心臟最原始的位置,但凡有一絲扭曲,那麼患者術後的並發症就可以隨時威脅生命。
團隊依次吻合左心房、主動脈、下腔靜脈,吻合各個鏈接的血管,這也將是植入心臟關鍵的步驟。
不過對於宋毅偉所在心外團隊,手術針做到這個階段,反而輕鬆許多。
這個團隊裡從主任再到拉鉤助理,不僅經曆了成百上千次考試,也都在血管吻合練習超過上萬次,他們從不懼考驗,所以越到這個時候,他們反而發揮更為出色。
“抽吸。”
“縫線。”
“我這裡結束。”
“嗯,我這也快了。”
經過十多個人的努力,心臟重新回歸身體。
接下來的重點,便是將原先鐵心鐵肺的運轉轉為她自己心臟複蘇,這個生命的交接隻能靠她自己。
“大家都很棒,開放主動脈吧。”
他們需要等到心臟自行複跳才能繼續吻合主肺動脈。
手術室裡一下子就安靜了。
一條直線的心電圖。
胸腔裸露出的心臟,毫無生氣靜躺在裡麵。
但是隨著動脈開放,血液流淌過,原本無力鬆弛的心臟慢慢變成有些活力的顏色。
所有人都等待著心臟的重新跳動。
手術時間器一點一點跳動著數字。
似乎周圍隻能聽到團隊凝聚的心跳聲。
又或者,像是一片死寂。
負責給複蘇計時的麻醉師憂心看向了主刀宋毅偉。
“準備電擊。”宋毅偉早料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心無旁騖地把電極板貼在這顆安靜的心臟,“30焦耳。”
心臟是有四個部分組成,負責集流的左心房和右心房,負責增壓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宋毅偉利用除顫器有節奏的帶動著心臟的擴張和緊縮,從外部給它力量。1
還是紋絲不動。
“腎上腺素。”
宋毅偉沒在手軟,把強心劑推進心臟。
人死不能複生,但是寂靜的心臟可以。
“血壓上升了。”
原本窒息的氛圍很快散去,從心電圖一個小幅度的波折開始,心臟出現輕微的顫動。
慢慢變得有力而堅定,心電圖數字開始穩步上升。
“心跳自行複跳成功,排除空氣後關胸。”
重新做的心臟血管鏈接,必然帶有空氣,如果這些空氣去了其他器官,尤其是腦,那可要命。2
可以說,手術裡的每一個小步驟都是關乎性命的治療,不能有任何懈怠。
好在,接下來的手術的每一步都極為順利。
“麻醉時間還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