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哪裡來的巨浪!”
李舜臣看到海浪卷起,掀起十餘米,那場景真是遮天蔽日,根本沒有半點能進行轉移逃遁的機會!
周圍的風伯霧神,水神蛟龍,被那股潮水風暴驅開一次,不肯甘心,再度回來馳援,但是遠處日軍戰船上那枚龍珠閃耀熠熠光輝,青藍色光暈擴大一圈,頓時一股更大的潮水風暴從大海上卷騰起來!
“轉向,轉向!”
眼看著自家這邊的眾多神將居然都不能阻擋這片海浪,李舜臣的臉色也是瞬間劇變,意識到對方持的寶物可能並非凡俗,同時口中罵聲不斷!這日本的神兵仙寶還真是層出不窮!
前麵的火船已經被大浪卷走,那點火焰和油脂在這種滔天巨浪麵前根本翻不起半點浪花。德川家康見到援軍來救命,自然欣喜不已,這算是劫後餘生,不過他也不願意把事情做絕,萬一回頭追究這一次的責任,那就不好了。
於是立刻下令所有戰船不要戀戰,全速撤離這片地區,同時給藤堂高虎打信號旗,示意此地不宜久留,明軍還有馳援,速速離開。
然而在遠處的藤堂高虎看到這一幕,卻有些不想離開。
“家康要撤,但又豈能撤的如此輕易?明軍敢追殺我們,便要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才行!這一批艦隊上有明軍和朝鮮的大將,把他們淹在海水裡麵喂了魚蝦,以後他們也沒有其他的餘力來追打我們了!”
“全軍向著浪潮起處靠近!給家康發信號!”
藤堂高虎手中又出現一枚寶珠,與青藍色的潮盈珠不同,這一枚是青黃色的,名為潮乾珠。其效用自然是製止潮盈珠掀起的風浪。他用海神的力量驅使兩枚龍珠,一枚攻擊明軍,另外一枚庇護自家的船隊,於是與日本氣運有所牽連的戰船都能乘風破浪的離開,而不與日本氣運牽連的則都被視為敵人,會被大海的怒濤徹底淹滅!
蛟龍、水神,都被浪潮蓋過,那水浪之中卷起數道粗大海流,上通天空,連風雲都為之變色,於是風神霧神也被驅開,再不能阻擋!
明軍艦隊上,四值功曹,十二值符神各自持旗,頓時風暴向前呼嘯而起,與那些粗大海流絞在一處!
但眾神神力漸衰,而海流神力漸漲,藤堂高虎在遠處哈哈大笑
“一群三流的神將,也想與神器匹敵!”
“進入了仙人層次的東西,豈是你們這些凡俗小神能夠對付的!”
藤堂高虎感覺勝券在握,德川家康卻是臉色陰沉下來,他深知此時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跑路,藤堂居然無視自己的旗幟信號,而向自己發來了參戰的“回複”!
“參什麼戰!此事要緊的是保存實力,遲則生變,能撤退儘快撤退,難道都忘了明國那個仙人的存在嗎!”
德川家康拿姬象的威名來壓製其他蠢蠢欲動的武士,那些武士心中剛升起來的戰鬥欲望立刻在此時終止,尤其是毛利輝元與黑田長政,二人也立刻附和“正是如此!遲則生變!此地不宜久留!”
“藤堂豈能如此”
“啊!藤堂好像不知道明國仙人的事情啊!”
藤堂高虎很早之前就跑去了東部剩下的唯一港口,而家康他們則是從蔚山城向著南方的泗州城撤退,所以雙方分開,家康在通知藤堂的消息之中,隻是告訴他過來接應,並沒有告訴他明國仙人在日本本土大鬨一通,然後無傷回到朝鮮的事情。
“這下糟了!藤堂不肯撤退,其中原因竟然是我的過錯啊!”
家康被兩人提醒,這才想起來是自己要求他儘快跑路,當然很多事情是準備彙合之後再談的,誰知道李舜臣這個家夥從大牢裡麵被放出來了,和瘋狗一樣聞著撤退的味道就從海上衝殺來,這下藤堂高虎沉迷於神器的偉力,殊不知這可能要招來禍患!
當然,家康更在意的是,要是在這裡給明軍造成了大損失,自己這個內奸恐怕就當不成了。
這可不行啊!
內奸如果當不成了,那自己之前做的一切準備,豈不是都成了笑話?不僅丟城失地還兩頭不討好。
“給藤堂打信號,讓他立刻撤退!如果他不走,我們就自己走了!”
船隊的旗手立刻揮舞旗幟,但是藤堂高虎的艦隊已經乘風破浪衝入海嘯當中,水汽和大浪充斥著整片海域,已經根本看不到家康這裡打的旗幟信號,而見此情景,家康果斷下令賣隊友。
不賣不行!
自己可不能衝進去!
家康對著毛利與黑田道
“我們走!藤堂即使引來了仙人,但靠著兩個操縱海水的神器,應該也是能走得掉的,而且他還是海神的神位,實在不行向海底一鑽,那仙人哪怕揮下大量劍也不可能將這滔天大海劈成兩段。”
家康如此吩咐下去,毛利輝元立刻心中了然,立刻向著眾戰船宣稱,這是藤堂高虎要為大家斷後,現在立刻撤退,事不宜遲!
於是船隊開始駛離這片海域,而家康的消失,也讓藤堂高虎船隊上的將領們發現,立刻提醒藤堂高虎,表示他衝的太過頭了,現在大浪盤踞四麵八方,他們身處於海域中心,已經看不到外麵的家康他們了。
“和家康他們脫節了?那不重要,有潮乾珠庇護,他們不會被海浪淹死的,相反,我們現在正是要追擊,把明軍的船隊全部毀滅,這場戰鬥才算是體麵的結束!”
藤堂高虎興致上來,操縱神器連縱大風浪,這一下對麵的明軍船隊已經頂不住了。他高興不已,狂聲穿透海浪與風暴,叫明軍的船隻聽得清清楚楚!
“與我日本神國作對,今日便讓你們全部葬身魚腹!哈哈哈!如此大敗,可在你們史書上大大的書寫一番,以揚我國神威,萬世流傳!”
嘲諷之意不加掩飾,甚至在短暫停歇之後變本加厲
“隻可惜了,沒有在前線的戰爭中取下你們的腦袋,懸首級於城關以示眾!”
“李舜臣!咱們的戰鬥就到此為止啦!你那昏聵的國王,不能抵擋我們的攻擊,是為無能,轉而向明國求取援兵是為無智,如今明國和你朝鮮的軍隊也被殺的亡身大海,是為無用!”
“無能無智無用之國,無能無智無用之輩,你朝鮮如此,那明國也如此!小戰勝之又如何?大破元山又如何?攻伐蔚山,哪怕是諸軍倒戈又如何!”
“還不是輸的這般淒慘,還不是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我等在此揮灑潑天神威,而汝等束手無策?”
“一戰七年,七年不克,我等未克你國,而你國所仰仗的明國也不是很強啊,七年同樣未曾克下我國!這仗就暫且打到這裡,再等幾年,我等還會回來,到時候希望你國民眾列道歡迎,引頸待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