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確實是逃不出他們的法眼。”
“佛教一直追殺著我,但從未有過如今這般激烈,當年我做的事情,終究是到了全部攤開的時候。”
元妙大聖站在嘉靖皇帝身邊,那婆娑的聲音直接透過無垠虛空傳來。
“諸位天心看得見天下的一切,見得到一切的過去與未來不,現在的話,天心原來也是有極限的,哪怕是混元,也已經走到了儘頭。”
“這是悲還是喜?他們走到了他們的儘頭,但世間,在過去未來,還有比他們還要強大的人。路還在,隻是他們走不下去了。”
嘉靖皇帝滿眼都是渴望“絕滅了一個大教的源流,等於推翻了從那源流而起的所有曆史,如果我不是天命在身,我也不會記得這一切。”
“現在,我也是‘玉清修士’了。”
元妙大聖感歎“道儒雙修,如今儒教消亡化為玉清,你憑白得了晉升玉清的身份,又有老君神位,隻再得到一個上清天尊的存在性,就能完成三清合一的壯舉。”
“真的是壯舉,也是世間不能複刻的機緣。”
嘉靖皇帝哈哈大笑“世間有此機緣的人,道儒雙修的人,也非我一個,隻是有老君神位的人,如今還能清醒不為源流變更所影響的人,隻有我一個而已。”
“我要合三清之靈,證出前所未有的道路!”
“但玉清不過是因源流變更而暫時借來的身份,我也需要一個玉清的名分,比如化為某位天尊,把它做成既定的事實。”
“我已經借助老君的神位預見到了,當天人轉換的時候到來,需要大量的外道氣運作為薪火,妖魔鬼怪,不為天地所鐘者,皆燒作灰儘!”
“獻祭焚燒了一整個儒教,從未來投下的巨影,帶來了恐怖的前路,但也是超越這個世間的偉力!”
“而這世間,裡山河或許不是真實之地,但表山河一定是真實之地,它永恒存在,誕生所有源流,也是上天之上的那股意誌頻頻顯化的地方,所以我要將整個人間,煉為我的人道法界。這是我的宏願。”
“我要帶所有世間眾生,一起與我超脫不朽!”
嘉靖皇帝的眼中泛起狂熱,但很快又熄滅“不過,現在我隻是一個飛仙。”
“所以,要做好前置的準備。”
“元妙,走吧,我知道有一個寄托著上清天尊存在性的寶物,你與我一起去取回。助我合起三清,覆寫源流。”
嘉靖皇帝看向元妙大聖“當年你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幫你做,現在是天人互換,天命流轉的時刻了。我這種人終於可以發揮大作用,隻要王朝沒有滅亡,天命就永遠有一部分在我的身上,我畢竟是真正做過人間帝王的人,沒有什麼人比我身上的天命更為雄渾了!”
“我從一個沒有根骨的人,一路走到現在,我一直沒有晉升天心境,就是在等待這個時刻。你來找我,不就是想要借助我的這份天命嗎?”
元妙大聖遙遙看向婆娑的方位,神情有些恍忽,突然道
“在聽到佛祖的聲音之前,我是這樣想的,可現在我突然覺得,如果我留下來告訴那些天心,告訴他們,他們的源流也遲早都會消亡,因為他們的路已經到了絕境,你說,他們在絕望與癲狂之中,又會造化出怎麼樣的一群未來?”
“你知道的,天心會為自己麾下的修士們,或者是一方大教下的教眾們構築一個未來,比如當年大賢良師就構築了黃天樂土,但因為他的心急,天心大損,未來毀壞,黃天也就不複存在,他們所希望照見的‘中黃太一’也就消失了,那是和本初佛,元始天尊一個層次的東西。”
嘉靖“代替真正的天意,那是他的願發的太大了,被蒼天的詛咒所毀,其他的天心不過是被光陰中的緣法驅使著前進,四象構築了世間的一切,連尋常的天意也可以替代,但那真正的上天天意卻不能替代,如果能擺脫上天之上的那股意誌,我們早就不朽於諸世了。”
他也看向遠方“你在這裡留下,告訴他們前路已儘,而且不能回頭,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自己消亡,天心大損,然後未來毀滅,於是在過去的一切也都煙消雲散,這是震動世間的事情,但天心們能修煉到這個層次,不會因為你的一言一語而被撼動。”
“因為還有佛祖。”
“我隻是以佛教距離,昭明世界消失之後,如今最強大的就是佛祖,剩下的,道教年輕,修道者甚多,如今卻沒有可以與佛祖比肩的人。”
“方士古老,或許能有那麼一二個與堪比佛祖的人,但方士的法多是借助外力,與佛祖又不能相比,所以你要破碎他們的天心,就要先殺佛祖。”
元妙大聖發出一聲長歎,那其中蘊含著悠遠的感慨與無儘的遺憾
“如果當年大覺金仙的名號能夠坐實,佛教的源流改變,佛祖即使不死,也會成為神霄之下的附庸物,可惜,佛教的勢力還是太大了點,對於過去未來與因果緣法的理解,還是深了點。”
“四象的參悟,沒有比佛教更深的了,滅佛了許多次,佛教依舊存在,破不掉他們所參悟的四象,也就意味著他們能一直且恒定的長久存續。”
“可惜,宋,太弱了。如果能有唐朝那般強大,更換源流的事情,說不定就可以成功。”
二人從原地消失,但元妙大聖還是留下了一份倒影。
他依舊要告訴這些天心。
他們的路,已經走到了絕境。
下一刻,流州,劍仙地,太極天宮。
四方真人之一的太極真人,雖然知曉源流變更,但卻是少數的一部分沒有參與前往婆娑的天心,他本身就在掠奪彆人的道路,對於如今發生的這件事情,不僅沒有讓他害怕,反而勾起了他的興趣。
比起上一次北方太玄雷音的出現,還要激動與興奮。
他想要得到這股神通,亦或是法,或者是彆的什麼。
儒教的源流都能被瞬間替代,連帶著儒教的天心境都消失,如果他得到,他就能夠掌控天下所有的道路,他就可以成為“百道之帝”。
道教的起源,固然在裡山河內,是張道陵化出的天,但太平道,古五鬥米教,貴生仙教等自先秦亦或是山野中出現的宗教,才是更古老的源流,道無源流,不過整合,三清之彆自古有之,而非禪密一樣後期分化。
太極真人想要做的,是成為太平道,成為古五鬥米教,成為貴生仙教等古大教的祖,他成為古教的祖,再成為後道教的祖,所有的教主都是他在不同時期下降的稱呼與身份,就像是有些道教典籍中所說的那樣——
某某時代,元始天尊或者太上老君下降,化為某某人。
“曾經,太極真人還沒有如此瘋魔,他是良善之輩,四方真人相處融洽,如師兄弟一般親善。”
“但後來,他從一份寶物之中,得到了六極道章,據說,上麵記載著如何成為‘道帝’的門法。”
“所謂道帝,即百道之帝,萬門之主,而六極就是指的上下四方,諸天一切。”
“你看他手中的玉神磐,這東西曾經在我手中使用過一段時間,確實是很好用的至寶。據說,這東西來自於靈寶天尊。”
“是真正的靈寶天尊。”
宮中出現了人影,太極真人抱著玉神磐,猛然轉頭看向元妙大聖與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