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被追殺了許多年,如今看到天心陸續寂滅,心情異常愉快,此時的裡山河內的天心已經有寂滅的人,繼被他們殺死的太極真人之後,隨著佛帝的消失,光陰死氣也終於將那些心有不甘,努力衍化璀璨未來,試圖對抗這種破滅的天心強者們,全部侵染。
而這片人間也沒有半點反抗的餘力,嘉靖皇帝雙手一捧,整個殘存的明代全部化為一團光輝,一並那些諸天之中還存在的所有法界,都被攝來,煉在一處。
嘉靖皇帝裹挾著這一座人道法界,與元妙大聖一起消失,要前去地府,完成三清合源的偉業。
下一刻,地府。
眼前所出現的浩瀚光輝,正是元皇!
“在這大光陰走到末路的時刻,還依舊不忘爭鬥,為了登臨世間極儘,你找到了這裡,是想要將地府據為己有,使陰陽的存在性完全合一嗎?”
元皇身上的天心光芒依舊浩大,那些光陰死氣不曾侵蝕到他,就連古先生都找不到他的正體,藏在古老的過去某個時刻之中,嘉靖皇帝也知道眼前的元皇並非真身而是投影,但這些都已經無所謂了。
“不僅僅是如此,還有您的尊號,也將被我們取得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
嘉靖皇帝身邊,林靈素也出現,兩個人都不是天心境界,卻也不在天仙範疇。
而元皇聽到他說出自己的聖號,先是愕然,旋即神情凝重。
“即使是天命者,也應該忘卻了一部分關於元始天尊的記憶,聖號不可能由你們口中說出才對。”
元始天尊的消失,和新時代的變遷無關,所以即使是天命者,在元始天尊的聖號問題上應該也會遺忘才對,即使天命十分雄渾,也最多記得一星半點,較為模湖,而不可能完整的說出某個聖號來。
再仔細感應對方二人,隻能察覺到一大片道的痕跡組成,卻沒有辦法確定兩人是否真正的存在於眼前,那就像是成為了“道的化身”!
“這是什麼境界?”
“道之一?”
元皇沒有辦法看出對方的境界層次,也沒有辦法確切的描述!
對方似乎沒有天心和混元的神異,沒有察覺到萬千念頭對於地府的影響,但元皇感覺,這兩個人的現在狀態,遠比天心和混元境界危險太多!
這種狀態,又與自己所見到的青羊有所類似,像極了那些所謂的“道之一”!
不斷的返還本來,無限的接近於道的本體,雖然不能與古先生相提並論,但如果真的是證出了道之一的話,那麼此戰就危險了。
“道之一?不,並不是。嗬嗬,用曾經那些天心境無知的話來說,現在的我與他,或許,就是天道真境。”
“但事實上,這不是一個境界,我們距離下一個境界還很遠,但比起你們來說,我們是走在正確的路上,真正超越了仙人,也自然超越了你們。而境界這種東西,像是天心混元,也都是你們對於自身狀態的一種認知罷了,偽劣的境界,也沒有談論和定義的必要。”
“元皇,你隻需要知曉,你和你的地府都已經到此為止,接下來,不複存在。”
元皇皺起眉頭,向著地府之內傳出一道聲音,霎時間數道仙光震天而起,處於地府神國之中,作為元皇的下屬,宋庭內的五個塑像上爆發出浩瀚之力,調動地府之威,不受到外在任何天心法術的影響!
“地府是陰世,與諸界不同,這裡的基本之道是陰,而非陽。你也是陽世的存在,雖然不明白你的層次,但你說你沒有境界,我還是把你當做天心來看吧。”
神國加持,五個塑像蘇醒,地府之中一下子就多了五個半步天心,但嘉靖皇帝卻一點也不著急,隻是感慨道
“好強,確實很強。”
“很多年前,我從沒想過會有今天這樣的場麵,也沒想到我能成為世間最強大的一批人之一,像是這樣像是,這樣。”
他的念頭轉動,元皇察覺,以念去防備,但是嘉靖皇帝的念,直接越過了元皇的念。
那些念,是一條條‘道的痕跡’所化成的。
“道?!”
元皇大吃一驚,他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念,而那些道之念,也徹底改變了地府,巨大的衰落感與腐朽感開始蔓延,氣運崩塌,地獄破碎,所有人的狀態都開始不對勁起來。
“弱者道之用。”
嘉靖皇帝的聲音如同魔咒。
強盛之物衰退,弱小之物強盛,道不弱不反,太清源流的根本妙法,連道的運轉方法都能隨意改變,這是太上的路,而不是應該存在於世間的玉清之路,故而元皇此時也逐漸力不從心起來,光陰內的死氣開始在他的身上出現。
太清源流之中最重要的法門之二,涉及到道的根本運轉,並不是玉清的東西,也與大四象無關,而是來自於更外部的傳法,是“太上”的傳法。
“來!”
元皇當然不會束手待斃,他撐開一片曆史,高聲呼喊,那片曆史之中散發出“極明之紅光”,將地府的天地替換,瞬間止住了這種衰退,而被衰退掉的那片天地也未曾消失,而是被丟到了更為久遠的過去。
“玉清妙術。”
元皇扯起數片過去,那年代久遠,一直向上追朔,所有的光陰逆轉,一股股黑氣從中蔓延震蕩。
瓦屋山。
姬象沒有前往任何地方,在這大光陰的逆流之中,許多的山河都消失了,回朔到過去的模樣,而當前時代的森羅萬象都不再存續,伴隨著古先生的一念而滅亡的無聲無息。
唯獨這裡,依舊沒有變化,在這瓦屋山的最深處,曾經,姬象以為,這裡最危險的東西,是死人之夢,是昭明世界,是青羊道宮。
現在,這裡有一隻妖仙,他的境界並不高,僅僅是飛仙的層次,卻被鎖在瓦屋山中,一直到如今,連光陰都消失了,他居然依舊存在,而他的緣,姬象卻看不到。
“你,是其他光陰中的殘象,是被張陵祖師封印在此?”
隻能是這樣理解。
而且,這位妖仙的修行之路,和此光陰之內的萬象,全然不同,與太清源流都相差甚遠。但隻有到了姬象如今的這種層次,才能看出真正的內在差異。
那妖仙抬起頭來,問道“是啊,是張陵,隻是,也不是張陵,張陵隻是他在此世的名。”
“是一位‘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