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總算有了一絲笑意,這是李家唯一還能記得七娘的人。
他忙著解決問題,晃了晃阿兄,問道“那千餘畝地在何處”
李凝臉色一僵,見李白全都知曉了,隻好老實答“就在我們縣和臨縣交界處。不遠的,騎馬半個時辰能到。”
李白不再耽擱“走,去瞧瞧。”
無論什麼地,眼見為實,瞧過之後才能下定論。
馬作的盧,飛奔在樹木叢生的長道上。
李凝簽下的這片田莊夾在兩縣之間,地勢極高,李白甫一落地,就瞧見了田地儘頭的崖岸底下,便是綿州境內涪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火溪河。
水流湍急,倒是好的灌溉來源。
隻可惜這崖太深了,水車根本無法運上來。而若是使用人力,又得從崖岸側邊繞行很大一圈,這麼多田地,李凝就是挑水累死都澆不完。
情況比他想的更差。
李白的眉頭蹙成一團,絞儘腦汁,卻發現一點主意也沒有。唉,從前怎麼就不學著些田地事務
兄弟倆人愁眉苦臉的,七娘卻來回在田埂上折返跑著,小喜繞著她頭頂轉圈飛,嘰嘰喳喳好不熱鬨。
李凝吸了吸鼻子“真羨慕七娘啊。”
李白“有時候,我也羨慕她。”
七娘耳朵尖,遠遠聽到兩人羨慕自己,連忙順著崖岸邊飛奔過來,大喊“師父,你們羨慕我的聰明嘛,想學嗎”
李白扯了扯唇逗她“是啊,你這麼聰明,幫我們想想如何才能最省力地將崖底的河水引上來。”
七娘從小就跟著李白和趙蕤學雜七雜八的東西。
趙蕤雖擅長縱橫術,但於明經、明算和進士一道也算是觸類旁通,閒暇時便會教導七娘幾句。因而,聽到李白這玩笑話,七娘第一反應便是湊到崖岸邊,上上下下奔跑著測量起來。
很快,七娘累出了一頭汗。
李白有些懊惱,喊她“彆跑了,大熱天的彆再中暑。”
七娘便“呼哧呼哧”擠到兩人中間,上氣不接下氣道“師父,我有辦法啦。”
這話李白有些不信,畢竟這麼多人都認定賠本的買賣,七娘一個小孩子,如何能解決。
七娘急得不行。
她在阿爾法那裡解鎖了農田類知識之後,裡麵有可多可多新鮮玩意啦。
方才她測量高度,就是為了查驗適不適合借用高轉筒車,來利用湍急的水流力量,把低處的水運送到高處去。
小丫頭板起臉,一本正經地把這些告訴李白,末了,還撿了一根樹枝,在沙土上大致畫出了高轉筒車的模型圖。
李凝聽不懂也看不懂,隻會熱淚盈眶。
李白卻眼前一亮道“聰明不過你這畫技是真醜啊。”
七娘炸毛“要你管”
高轉筒車雖出現於晚唐,筒車這時候卻已經大量應用了。因而七娘一口咬定是依著“筒車”想到的,倒也沒有引起李白的懷疑。
旱地有了解決方案,兄弟兩人的神色都鬆弛下來。
李白伸了個懶腰“旱地是大頭,那邊鹽堿地先算了。對了,阿兄可知阿耶什麼時候回來”
李凝道“你不知道阿耶在益州櫃坊上查賬呢。這幾日隨時回來,不然,我哪會躲出來”
綿州與益州相隔不遠,雖不如益州繁華,人卻更闊綽一些。
這些富戶裡頭,李家更是個中翹楚。
旁的暫且不論,綿州大部分田產、鋪子都有李家的蹤跡,就連大唐時下最為暴利的“櫃坊”行業,李家在益州等地也有插足。
李凝口中的櫃坊,也叫作寄附鋪,是唐人用來存放貴重物品,並滿足跨州縣存取款的地兒。在櫃坊存取款,需要支付一筆費用,而這種異地取款的貨幣經營方式,被唐人稱為“飛錢”。
開元初年,櫃坊一經問世便火爆長安,然後席卷了整個大唐疆域。李客以絕佳的行商頭腦判斷這行大有搞頭,便率先在劍南道做起了“飛錢”生意。
李白那三十萬貫錢,就是存在自家入股的櫃坊中,拿著一紙存錢憑證輕裝出蜀的。
聽說父親就在益州櫃坊查賬,李白想到王氏先前所言,輕輕皺了眉頭。
七娘敏銳的仰起小腦袋“師父”
李白搖頭“沒什麼。回去吧,把你那個高轉筒車畫下來,這就請人施工去做。”
七娘興奮應是。
李宅內。
郎君李客剛入家門不過個把時辰,一口熱茶沒喝到,就被王氏劈裡啪啦哭訴著,講了一通大郎二郎的不是。
“郎君不在家,我們孤兒寡母的,實在是人微言輕啊。”
“大郎非要瞞著我簽了那一頃多的旱地,原以為二郎回來總能幫襯著些,誰成想,竟帶回個五六歲的小女郎,還打了憐奴。您說,他是不是在外頭早就有了外”
外室二字未說完,李客便重重拍了桌子“夠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我自會處置他們”
王氏目的達到,扭著腰肢走了。
廳中一片肅穆沉寂。
李白他們推門進來,就瞧見阿耶在上首正襟危坐,嘴角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李客睜開眸子,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小小一隻七娘,懷裡還替人抱著重劍,反觀那兩個不爭氣的孽障卻是空著手,竟然還有臉笑
李老爺子起身中氣十足吼道“逆子逆子來人,給我拿家法來”
話音落,小喜撲楞著翅膀飛出,停在李客頭上拉了一泡屎。
“喳喳喳喳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