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兩日一日去三四次茅房沈二郎還嫌煩。
難不成真有用。
鐘子孟“你說是不是”不待他回答,“咱們身上的血不都是水水喝多了血變稀了,好比加多了水的墨,毒不”
“姐夫,五臟六腑裡頭可沒多少血。”沈二郎差點被他繞進去。
鐘子孟搖頭“一斤羊肝煮熟得少三四兩。那三四兩不是水是啥你就放寬心養著吧。指不定沒等喜兒的果樹結果,你這毒就清了。”
沈二郎不敢再白日做夢,他轉移話題“
喜兒該到了吧”
鐘子孟也知道不能急,得一點點勸“過了橋就進村了。”
鄭家村的人認識鐘子孟的老來子。喜兒領著有為回娘家,村民不敢把她當傻姑調侃,擔心小童回去學話。他們一個個都當喜兒是個聰慧的笑著提醒,她兩個嫂嫂下地挖野菜去了。父親領著她侄子侄女在村西頭摘香椿芽,母親在家做活。
有為聽著稀奇“跟咱家一樣啊。”
喜兒點頭。
“舅母,你阿娘家遠嗎”
喜兒指著十丈外土牆頭“不遠。”
有為很是意外,怎麼跟清河村最窮的人家相差無幾。
鐘子孟和沈伊人對兒子很是上心,是以有為雖然年少無知,但是在父母的提點下隱隱知道不該說出來“舅母,快走”拉著她高高興興往前跑。
鄭家貧窮,隻有五間正房,兩間偏房以及一間廚房。喜兒長兄住偏房,二哥和父母住正房,其中二哥住的兩間是去年新接的。原本三間正房一間喜兒父母住,中間作廳堂,另一間喜兒和她二哥一分為二,中間加一道木板。喜兒二哥成親後那間房除了還放喜兒的一張床,平日裡就用來放五穀雜糧。
屋少就顯得院子大,水桶扁擔隨意擺放不占地方,雞鴨四處遊蕩也不擋道。
有為進去就踩一腳鴨屎,還發出“噗”的一聲,他頓時想哭“舅母”
喜兒抱起他朝屋裡喊“娘”
石氏以為自己耳背,拿著草鞋跑出來看到喜兒還不敢信“真是我的傻姑娘這是,有為吧出什麼事了”
“還說咱家沒錢買磚瓦,不能叫爹弄點土和點泥做個雞窩鴨圈看看地上臟的有為的鞋上全是屎。”
石氏沒想到閨女領著小外甥回娘家,聽到喜兒說這麼多也沒意識到傻姑娘像個大聰明,趕忙迎上去“我看看”隨手撿個土坷垃給有為擦掉,隨手往牆邊一扔。
鐘家被沈伊人收拾的井井有條,菜園子是菜園子,雞窩鴨圈是雞窩鴨圈,石頭小路乾乾淨淨,有為何時見過這般隨意的人。
清河村雖然有不少窮苦人家,可因為有為以前年幼,鐘子孟走到哪兒帶到哪兒,不許他去人家玩鬨,擔心打破人家做飯的鍋,以至於“見識淺薄”的小童說什麼也不下來。
喜兒瞪母親。
石氏訕笑“趕明兒就叫你爹收拾。這不是忙嗎。”
“忙著摘香椿芽大嫂二嫂下地挖野菜去了,我大哥二哥呢”
石氏“到縣裡找活去了。”
喜兒想說,他們會乾啥。房子修的都不如鐘子孟自己收拾的茅房齊整。
“先把背簍拿下來。”
石氏下意識伸手“回來玩怎麼還帶東西”
很少有出嫁女下午回娘家,石氏潛意識地認為閨女想家了,兩個村離得近,她領著有為回來玩玩。
“你挖薺菜了太小了。”
喜兒“做菜包子。”
“底下還有”石氏看到野雞很是震驚,下意識看有為。
小童是個機靈的,立刻解釋舅母抓到兩隻,還找到很多野雞蛋。
石氏差點喜極而泣,拉著女兒的手誇她能乾。不待喜兒謙虛又問她姐姐姐夫知不知道。
喜兒“二郎知道。”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石氏這才放心地收下。
鄭家沒什麼吃的,石氏隻能給閨女個空背簍。擔心女兒時常接濟娘家引起鐘家夫婦不滿,勸她以後得了好吃的留著自己吃,他們如今什麼也不缺。
喜兒點頭“我的彩禮錢讓你們用完了吧”
元月月半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