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從那之後,曹記就不賣米粉麵,也不做炒菜,隻賣煎餅了。
而江達也從後廚打下手的,正式升為掌勺師傅,每月三千塊固定工資,包吃包住,外加提成。
短短一個星期,店內生意回春,一個月後,賓客滿座。
半年就把房租連帶虧損的部分撈回本。
曹大勇意氣風發,但今天這個局麵怎麼來的,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是江達攤煎餅的本事把這個店給盤活了。
他試著按照江達的步驟一比一還原,可做出來的煎餅卻不是那個味兒,總感覺差點什麼。
他知道,這個徒弟必須留下
所以兩口子加倍對江達好,還經常給江家送錢。
江家果然很滿意,隻字不提讓江達出師,而江達自己壓根兒不懂,他覺得每個月三千塊已經很多,不僅能讓自己吃飽穿暖,還能負擔弟妹上學,幫補家用。
第二年,曹記開了第一家分店,還是賣煎餅。
同年,第二家分店開到鄰市。
江達作為曹記“第一徒弟”經常幾個店麵來回奔波,培訓新廚師,指導煎餅技術,雖然小徒弟們做出來的和他相比還是差點味道,但幾乎沒什麼區彆,不是老饕根本嘗不出來。
曹大勇看到了量化生產的可能。
他心裡隱約有個計劃,但距離付諸實踐還差點勇氣。
這時,他又遇到了之前那位指點過他的商人。
對方居然出自大名鼎鼎的“徽商”一脈,比起“浙商”的開拓創新、“晉商”的抱團江湖氣,“徽商”則以小本生意做大做強和誠信經營為理念。
曹大勇受到了啟發,決定再搏一搏。
兩年後,曹記猶如雨後春筍在f市出現,逐漸有了現在連鎖品牌的雛形。
彼時,江達十九,曹大勇也快四十了。
他一直沒放棄自己生一個孩子繼承衣缽的打算,可妻子就是懷不上。
兩人去醫院檢查,發現是曹大勇的問題。
人到中年,生意蒸蒸日上,財富積累也越來越多,上天卻斷了他的香火,哪怕是個女兒也好啊
曹大勇一度頹廢。
這時,江達便入了他的眼。
首先,這孩子老實,且記恩,十分厚道。
其次,彆人不知道,但曹大勇很清楚,煎餅這門手藝其實是江達原創。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江達孝順,這些年他和妻子都拿他當半個兒子,早就有感情了。
既然都是半個兒子了,為什麼不能徹底變成他曹家的孩子
曹大勇和妻子一番商量後,都覺得可行,便把想法告訴江達。
一個十九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江老太知道啊
那時還不能叫“江老太”,未滿四十的邱淑芬這些年靠著大兒子每月寄回來的錢,不僅供老二老三和小妹讀書,還有剩餘可供自己花銷,養得腰肥體圓、容光煥發。
她早就覬覦曹家的富裕,平時明裡暗裡沒少指使江達去找曹大勇漲工資,好在江達從未開過這個口,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攤上過繼這種好事
倘若老大成了曹家的兒子,那以後曹家的錢不都是他們江家的嗎
越想越美,邱淑芬激動得整晚睡不著,第二天就給了曹大勇兩口子準信兒
這事她同意了
往後江達就是他們老曹家的孩子。
曹大勇夫妻很高興,當即給邱淑芬轉了二十萬,邱淑芬拿著這筆錢去市裡置辦房產,為圖便宜沒買新房,而是一口氣買了兩套二手房。
她規劃得很清楚,老二一套,老三一套,齊活了
也不知道是她運氣好,還是真有先見之明,這兩套破爛房子居然沒兩年就拆遷了,邱淑芬拿到一筆巨額賠償款。
加上江華和江騰也還算爭氣,江家一下就騰飛了。
直到現在老太太手裡還攥著這筆巨額拆遷款,不然江華和江騰兩口子能這麼捧著她
說回被過繼的江達,親媽買房子沒他的份兒,每個月工資還要按時往家裡寄,拜師學藝這麼多年居然一點存款都沒有,還莫名其妙被趕出家門,成了師父和師娘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