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
燕王府!
今日是宣武十八年正月十八,大年剛過,大地依舊冰封。
燕王府的議事堂內,爐火升騰,堂內一片暖和。
不過與暖意盎然的堂內不同,此時坐在這裡的眾人卻是個個麵露愁雲。
在這堂內,分彆坐著林蕭、朱璿璣、君傾時、張學禮、蔣震雲、王貴、唐翀和夏瑾等人。
林蕭坐在主位,其他人分坐兩旁,夏瑾正站在堂中向林蕭說著事情:
“......所以,我們低估了雲中的人口!”
“雲中不同幽薊,它原本身處契戎控製的深處,又有山脈天險阻隔,沒有經曆幽薊那樣的反複戰亂,所以人口保存較多,比新收複時的幽薊多出三四成,官府統計,大概有三十五萬!”
“人口多,災民就多,所需要賑災的糧草物資也就多!”
“再加上雲中去年乾旱,收成並不好,契戎為應對我們的西征,又在民間強征了糧草,後麵雲州之戰,契戎更是把雲中城及其附近縣鎮的糧草搜刮一空,全部囤積在雲中城內的大糧倉中,所以百姓手中並無存糧。”
“可我們進攻雲中城時,火炮轟擊城內的大糧倉,把裡麵的糧草全部付之一炬!”
“如此一來,糧草被毀,雲中城和附近縣鎮的百姓幾乎都無糧可用,全部需要官府賑濟,這又是一個巨大缺口!”
“所以,眾多災民加上這個缺口,我們計劃中準備賑災雲中的糧草儲備,遠遠不夠,哪怕是人人喝稀粥,最多也隻能再支撐兩個月!”
“可兩個月後才是三月份,距離秋收還有半年左右,哪怕夏季的時候有去年種下的小麥收割,可經曆過乾旱和戰火的雲中,很難有可觀的收成,依舊遠遠無法滿足雲中百姓支撐到秋收!”
“是以,糧食現在又成了我們最大、最棘手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緊要問題!”
聲音落下,夏瑾凝重地看著主位上的林蕭。
而她說完後,堂內霎時安靜,林蕭和堂內眾人皆是皺了皺眉。
下一刻,蔣震雲遲疑著率先開口:
“我們不是在雲中災民中招募了四萬軍隊麼?少了四萬張嘴,賑災的糧食還不夠?”
“蔣將軍有所不知,現在非常時期,我們燕王府麾下的整個幽雲北疆的糧食都是統籌的,全部計算在了一起,雖然我們把四萬災民招募進了軍隊,但屬於他們的口糧並不會減少,同樣要從賑災糧中轉入軍中,並且他們成了軍隊,可不能跟災民一樣喝稀的,所以他們入軍之後需要的口糧甚至比災民時會更多!”
這時,作為平戎軍軍需部主官的王貴開口了,凝重解釋。
蔣震雲聽罷,頓時緊皺起了眉頭。
而坐於左側的張學禮,此刻跟著出聲:
“既然糧食是全部統籌的,那幽薊那邊去年種下的小麥呢?它們到了夏季也可以收割了,是否計算在內?我看那邊的小麥長勢還可以,去年種下的也不少!”
“不錯!幽薊那邊還有夏糧小麥沒有計算在內,因為我們興建了大量水利設施的原因,今年的收成應該也尚可!”
夏瑾看著張學禮點了點頭,然後話音一轉:
“不過那些小麥滿足幽薊百姓的口糧之後,剩餘的並不會太多,並且我們這次在雲中招募了四萬新軍之外,在幽薊那邊同樣新募了四萬軍隊,他們需要的軍糧也不少,幽薊那邊剩餘的夏糧幾乎也就夠滿足他們,很難有結餘賑濟雲中!”
“咱們現在的糧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雲中這邊的大窟窿誰也沒想到,現在想要不餓死人的把這個窟窿填上,怕是很難了......”
說到最後,夏瑾又看向了主位上的林蕭,神色有些憂慮。
現在,就連夏瑾,都有些頭疼了。
而看到夏瑾這位燕王府和幽雲北疆的大管家都如此,再聽著她的話,堂內眾人皆是沉默了,各個神色凝重。
林蕭此刻也感覺到了壓力和棘手,緊皺起來了眉頭。
不過沉吟了一下後,他緩緩出聲:
“既然幽雲不夠糧食了,那外麵呢?新羅國和百濟國呢?還有大夏其它地方,幽雲缺糧,想必那些糧商很樂意從大夏其它地方運糧來販賣吧?”
“都沒有!”
夏瑾搖了搖頭,無奈解釋:
“新羅和百濟國去年遭遇了大海風,收成並不好,我們去年因為西征籌糧又在那邊搜刮了一遍,現在很難從那邊弄到大量糧食了!”
“而大夏也一樣,去年旱的旱、澇的澇,很多地方也都缺糧,那些糧商不愁沒地賣,再加上我們北疆距離遙遠,很少有糧商願意費勁的運糧過來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