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
君臣議事!
林蕭提出方案,眾臣查漏補缺和給出建議,一起商議著樞密院和軍隊的改革。
也在這般儘心國事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份完整的改革方案也在蔣震雲的記錄中,逐漸成型。
首先,在如今的情況下,平戎軍已不再適合這個名字,改為‘國防軍’!
並且,中都禁軍、西部邊軍、各地守備營等大夏的所有軍隊,全部整合,統稱為‘國防軍’,另外在地方上保留鄉兵以作為維護地方安全的存在。
其次,樞密院改為軍機府,為大夏的最高軍事機構,負責統領國防軍與鄉兵、軍隊建設、製定軍事與作戰計劃、指揮作戰等所有軍隊內部事務,直接對皇帝負責,與內閣同等級彆,軍、政分離。
它與內閣轄下的兵部的區彆在於,它負責軍隊的內部事務,兵部負責外部的軍事設施建設、征兵、退役士兵事宜、與外邦軍事往來等軍隊雜事。
然後,軍機府設元帥一人,副帥一人,下轄六部,分彆為參謀總部、政訓部、情報部、軍法部、後勤部和軍備部!
其中,其它四部是平戎軍原有的,這次主要增加了政訓部和軍備部!
政訓部是原軍政部改過來的,主要負責軍隊的思想教育和訓導,保證軍隊的思想統一、忠於皇帝!
以後,政訓部將和參謀部一樣,在整個大夏的軍隊中設置政訓係統和政訓員,與主將一起統領軍隊,負責軍隊的教育和生活。
至於軍備部,是從後勤部獨立出來的,主要負責軍隊的火器研發和軍校管理。
最後,軍機府轄下,將設立五大軍團,分彆為東部軍團、西部軍團、北部軍團、南部軍團和中央軍團!
其中,中央軍團、北部軍團和西部軍團分彆轄二十萬大軍,南部軍團和東部軍團分彆轄十萬大軍,全軍共八十萬人!
除地方鄉兵之外,大夏將設八十萬常備國防軍,其中包括艦隊!
艦隊方麵,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勃海艦隊!
此外,中都城內設衛戍司令部,統帥兩萬衛戍軍,負責中都守衛與安全,歸軍機府直屬。
皇宮大內設禦林軍大將軍,轄兩萬人,為皇宮禁軍,負責宮廷宿衛,直屬皇帝,為皇帝親軍!
“以上,便是軍機府和全軍的所有改革!”
禦書房內,看著蔣震雲寫好的最後定稿方案,林蕭掃視著案前的一眾將領。
然後緊接著,他又逐漸神色嚴肅,拿起龍案上一本文書,繼續開口:
“現在,朕宣布任命!”
“君傾時為軍機府正一品元帥,典武為軍機府從一品副帥!”
“蔣震雲為參謀總部總參長、白行嚴為政訓部部長、張學禮為情報部部長、李天行為軍法部部長、趙虎為後勤部部長、傅雲青為軍備部部長,皆為正二品!”
“中央軍團,張錦霖任正二品軍團長,申虎任從二品副軍團長!”
“東部軍團,陳安任正二品軍團長,李成和江安任從二品副軍團長,江安兼任東海艦隊司令官!”
“西部軍團,鐵熊任正二品軍團長,關猛任從二品副軍團長!”
“南部軍團,齊布任正二品軍團長,趙嶽和海三任從二品副軍團長,海三兼任南海艦隊司令官!”
“北部軍團,張泰成任正二品軍團長,趙思鄉和拓跋淵然任從二品軍團長!”
“中都衛戍司令部,申豹任正二品司令官,石誌遠任從二品副司令官!”
“皇宮禦林軍,無咎任正二品大將軍,薑寒衣任從二品副將!”
“此外,由於北部和西部領有強國且邊境不穩,元帥君傾時分管北疆軍事,副帥典武分管西疆軍事,若兩位元帥不在中都,軍機府一應事務由參謀總長署理!”
“以上,便是軍機府和各軍團主要將帥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