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姑娘,整個兩淮鹽場的一些主要數據已經統計出來了!”
“鹽場共二十五座,灶戶七千五百餘戶,目前所有鹽場的存鹽加起來共有三十四萬餘石......”
“就是可惜,因為之前鹽貨私營,各個鹽場被鹽商把持,鹽場內並未放有存銀......”
揚州商務司的公房內,一片‘啪啪’的算盤撥動聲中,商務司司長顧清淮手拿著一本賬冊,跟身前的雲錦報著各項數據。
說到最後,他歎息地搖了搖頭。
雲錦一身翠綠羅裙,單薄的腰背筆挺的站在房中,整個人顯得亭亭玉立且落落大方。
她聽完顧清淮的話後,麵無波瀾地搖了搖頭:
“鹽貨私營不同專營,它從製鹽、鹽場出鹽、發賣等一係列過程都是鹽商自己在操辦,自然就不會像專營一樣,在鹽場出現交易而留下存銀,所以鹽場沒有清點出存銀不足為奇。”
隨意說了一句,雲錦並沒有在意存銀之事,而是神色變得嚴肅,再次朝顧清淮開口:
“顧司長,如今我們已經接手鹽場,那現在最重要的事是為朝廷籌得銀款,所以事不宜遲,當立即把鹽場的存鹽向外發賣,以迅速回籠鹽利,押解入京!”
“雲姑娘放心吧,下官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所以在接手鹽場的時候,就已經派人開始運鹽發往各地售賣了!”
顧清淮立即點頭,也是麵容變得嚴肅。
不過說完之後,他又皺起了眉頭,凝重道:
“雲姑娘,有件事情,下官得跟您言明。”
“我們現在運出的鹽,主要是發往我們自己的店鋪進行售賣。”
“我們林氏商號原有的店鋪,加上之前接手範家在各地的房產鋪麵,雖然在大夏各州縣都建立了銷售網,但我們不是專司賣鹽的,其中許多鹽貨之事力有不逮,不利於鹽貨買賣!”
“而淮鹽之所以能一直成為我大夏的重要稅源,也不是其它,除了品質優良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產銷體係!”
“淮鹽曆史悠久,官、商協同配合之下,曆經發展,這裡的鹽商形成了完備且成熟的銷售體係,他們不僅在陸路和水路上都有著強大和完備的運輸,分銷體係亦是強大,其銷售範圍遍及江浙、安徽、江西、湖廣以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謂之大夏鹽貨之最!”
“我們收回鹽場之後,若想快速恢複淮鹽往日的鼎盛,並持續為朝廷輸送重額鹽利,那很難離得開這裡的鹽商!”
聲音落下,顧清淮嚴肅地看著雲錦。
雲錦依舊沒有波瀾,隻是點了點頭:
“這事皇後和我們都清楚,所以這也是我此行南下揚州的目的之一,稍後我便會找那幫鹽商協商此事,重新議定鹽貨銷售諸事!”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顧清淮一聽,知道商務部收回鹽場但沒有完全拋棄那幫鹽商之後,放下了心來,連連點頭。
說完了這事。
雲錦隨即看了眼依舊在忙活的一幫賬房,然後再次朝顧清淮吩咐:
“顧司長,鹽貨收回專營之後,朝廷的商務部設立了鹽務司,皇後吩咐,地方各個商務司相應的也要設立鹽務署,專門負責管理地方鹽務之事!”
“是是是,下官稍後便辦!”
顧清淮連連應下。
“還有,鹽場的管理和製鹽也要進行革新,把我們在北疆鹽場的曬鹽法......”
“還有灶戶的管理,大夏的灶戶負擔沉重且有諸多限製,皇後憐憫,向陛下作了請求,準備減輕灶戶的......”
說完鹽務署的設立後,雲錦繼續吩咐,詳細地說著各項鹽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