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頓時一陣密議。
大夏接下來的軍國大事,隨即在幾人的言語之間開始緩緩展開......
而在宮外。
吐蕃和契戎等各國使臣,此刻卻並不知道林蕭已經把目光投向了他們的國家,他們此時正準備啟程回國呢。
沒錯!
近三個月的時間過去,去年年關前來大夏朝貢並參加了今年元日大朝會的各個使臣,還沒有回國,依舊逗留在中都。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軍機府和禮部奉命為各國籌備的回禮還沒有準備好,各國使臣一直在等著。
畢竟,又要製作火炮樣板、又要印刷眾多佛道典籍,很耗時間,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不過到了今日,兩個部門籌備的回禮終於準備好了,而朝廷也準備送離各國使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中都!
同文館!
同文館是大夏接待外邦使臣的住所,也是城內最大的館驛,年前前來朝貢的各國使臣多是住在這裡。
而今日對各國使臣的回賜送離,也在這裡舉行。
此時,在同文館偌大的大院內,吐蕃、大契國、高句麗、大理國、新羅等十數個國家的使臣,齊齊地站在院前。
在他們的前麵,則是站著一眾大夏官員,為首的是鴻臚寺卿,他正在宣讀回賜詔書。
如今的鴻臚寺卿依舊是當初跟顧建成一起前往北疆籌建榷場的陸玄,一個留著山羊胡須的老者。
陸玄雖然是老派官員,但做事一絲不苟。
手拿著詔書的他,此刻正莊重且肅穆地宣讀著:
“......累世以來,朝貢不絕,邦交之心,日月可鑒......卿以藩邦之尊,守禮畏義......朕心欣慰......”
“今特賜吐蕃國詔書七函,火炮樣板一門,《法苑珠林》《禪林象器箋》《營造法式》等佛家典籍各一部,望爾......”
“特賜大契國火炮樣板一門、儒家四書一套,望爾國學禮、知禮.......”
“特賜高句麗火炮樣板一門、經史......”
“特賜大理國火炮樣板一門,《洛陽牡丹記》《竹譜》......”
“特賜......”
長長的詔書在陸玄口中不疾不徐的讀出,一件件回賜之禮被讀了出來。
那些回禮中,除了火炮之外,皆是各類佛家和經史子集等典籍,有的乾脆就隻給了兩三本,金銀之類的東西是一兩都沒有!
這些東西,相對於大夏往日給各國使臣的豐厚回禮來說,可謂是寒酸至極,甚至比各國使臣這次的朝貢禮品都遠不如。
可以說,大夏這次給予各國的回賜一改往日的豪奢,竟然破天荒的變成了回賜不如朝貢!
不過儘管如此,各國使臣這次卻渾然沒有在意,他們此刻皆是目光火熱地盯著陸玄等人的身後,盯著他們身後的東西......
喜歡大夏守國人請大家收藏:()大夏守國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