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以多救一’的方式,數個州縣救援災區的一州或一縣,也不會有太大壓力,何況我大夏去年風調雨順,再加上番薯的推廣,各地糧食收獲頗豐,大家同時勻出一些救濟一處,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李延儒詳細的講述著應對之策,說完賑災之法後,稍稍停頓了一下。
而他這對策一出,也讓殿內的百官頓時眼睛一亮。
不過下一刻,人群中就有一道質疑聲傳出:
“李閣老,內閣此策確實是個賑災的好辦法,但執行起來怕是沒這麼容易吧?畢竟各州縣的糧食都是他們自己辛苦出來的,想要讓他們就這麼拿出去給彆人,怕是沒多少人會願意......”
“不錯!想要讓彆人平白拿出東西給另一個人,怕是很難,各個未受災的州縣恐怕都會有很大意見!”
“可若是朝廷拿銀子購買各州縣的糧食,也不太可能,去年朝廷的財稅雖然大增,但國庫依舊空虛,根本撥不出這麼大一筆銀子......”
緊隨第一個質疑聲,大慶殿內又多處響起了附和聲,大家皆是質疑。
聽到這些聲音,李延儒也沒氣惱,而是笑著回過頭,掃視著一眾大臣,點了點頭:
“諸位大人所言不錯,糧食畢竟是各州縣的,也是各州縣主官的政績,想要平白給彆人,確實有些人會不樂意,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內閣給出的這些對策,並不是讓災區白拿各州縣的救濟,而是讓災區各州縣打下欠條,待到它們家園重建、糧食秋收之後,再返還給各救濟的州縣便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或者,讓它們記下此事,待那些救濟的州縣哪天需要被救濟時,再讓那些被救濟過的州縣也去救濟它們!”
“畢竟,天災人禍,誰沒有個困難的時候?大家互幫互助嘛!”
說罷,李延儒笑嗬嗬了起來。
而殿內百官一聽到這話,眼睛越發亮了起來,就連那些提出了質疑的大臣,一時也變得沉默了。
看到這一幕。
禦座台的龍椅上,始終看著眾臣討論的林蕭,頓時笑了,撫了撫手:
“好好好,內閣用心了,這確實是個賑災的好辦法,照準!”
“傳朕旨意:大夏各州縣按照內閣擬定策略對災區進行救濟幫扶,幫扶情況納入今年的官員考核,凡是圓滿完成幫扶任務的州縣,其主官今年考核為優,升遷優先!”
“望眾臣工儘心國事!”
聖旨下。
“臣等遵旨!”
大慶殿內山呼聲震蕩,一眾大臣的眼中不由得露出了豔羨。
拿州、縣裡的東西幫扶彆人,自己既沒有損失,還能獲得優先升遷的機會,這怎麼看都是大賺特賺的事。
這一刻,這大慶殿內的許多品級低的官員,都恨不得自己就是哪個州的主官。
畢竟一州主官是四品,要是再來個優先升遷的機會,那就要踏入三品行列了,真正的朝廷大員!
一個災後賑災和重建的難題,圓滿解決。
接著,龍椅上下完聖旨的林蕭,又神色收斂,遲疑地看向台下的李延儒,問出了最大的麻煩:
“李愛卿,那中都糧荒之事,又如何解決?內閣是何對策?”
喜歡大夏守國人請大家收藏:()大夏守國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