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臨近沿海大城市,年輕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不怕沒工作賺不到錢。
但老家這偏遠山區,打工都沒人要,找不到工作機會。
但羅青秀忘了,她眼中的老家偏遠山區現狀還停留在20,30年前,她還在家當姑娘,沒離家出走時的狀態。
社會在發展,老家早已變了模樣。
也不怪羅青秀剛回來第一天沒發現娘家的變化。
羅文家那樓房還是10多年前的房子,那小青瓦房也還是羅青秀在家時的小青瓦房。
羅明家也是,依然是小青瓦房,隻是家裡裝修了下,添置了些家具。
就連走在村裡,遠遠看向羅國貴他家房子,外觀上也是以前的小青瓦房,沒變化呀。
試問誰家有錢了,不得先在老家修個大彆墅呀,結果他們倒是好,一個個的這麼離譜,居然還住小青瓦房。
村裡其他人家有錢了,都修了新樓房,也不知道羅文和羅國貴兩家人怎麼想的。
羅文、羅國貴:怎麼想?
市裡、省城、就連京城都有房子,
咳,儘管是合夥買的,但也是有房,誰還在意老家的房子呀。
再說老家的房子也就外觀上看上去舊了些,是小青瓦房,實際上內部裝修的並不差。
比村裡那些外表是光鮮亮麗的樓房,實際上裡麵就簡單裝修裝修,
更有甚者直接沒錢裝修,直接就是水泥砂漿地麵的,好多了。
其實羅國貴也不是沒想過修樓房,但想想還是算了。
有那錢不如在市裡買一套舊的,等拆遷,豈不是更香。
沒看就連羅月華和張禮珍兩口子在農村還住的瓦房嗎?
人家年輕人都不在意老家的房子是小青瓦房還是樓房,乾脆直接在市裡買了房,去市裡住。
現在張禮珍帶著羅莉住市裡,平時根本沒回老家。
羅莉要在市裡讀書,張禮珍要擺攤賣盒飯,忙得很。
就連羅月華都在省城工地上。
這樣算下來,羅國貴和羅月華家這兩家人,晚上就剩下吳淑芬一個人在家看家了。
白天吳淑芬還要上班,也不在家。
其實吳友芳也問過吳淑芬,反正家裡沒人要不要跟自己住,搬到城裡來,也有個伴。
吳友芳家裡雖然羅國軍不在家,羅月雲在家,但羅月雲經常應酬,都是半夜才回家。
有時候都見不到人。
經常也是吳友芳一個人。
這提議,吳淑芬拒絕了,家裡還是需要有人回去守著的,儘管家裡沒放著現金,但也安了監控,也怕小偷呀。
“二妹,你這以後不準備回去了,要不要再找一個?”王嬸開始試探羅青秀的想法。
畢竟羅青秀才40多,還沒滿50歲呢,人家60多歲的都可以找老伴,50不到的憑什麼不可以找呢。
“還是不了吧?”羅青秀搖頭,內心裡,羅青秀還是想在娘家這邊待幾年,再回去的。
好歹那邊還有自己的三個孩子。
但這話,羅青秀沒告訴任何人,包括楊素素。
對外說的都是不回去了,以後就在娘家了。
目前羅青秀住的羅明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