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群,你怎麼沒先走。”
“我等你一路呀。”
“行,走吧。”
“姐,你說以後我能乾啥工作?”突然羅群問了句。
“乾啥工作呀。”這話倒是把羅葉問住了:“你想乾啥工作?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羅群搖頭:“不是不喜歡,隻是不知道這活我能乾多久。”
“我看大娘二娘他們招人,都是有學曆的。”
在公司待的時間長了,也見過公司招工麵試。
當然在工地上乾活的工人也不需要什麼學曆,隻要勤快,聽指揮就成。
但坐辦公室的員工,還是有點學曆的。
以前對這方麵,羅群也沒什麼概念,這乾的時間久了,見的多了,也或許是長大些了,羅群突然就有些自卑了。
“這學習呀,也不一定必須在學校才能學習。”羅葉一聽就明白了羅群心裡所想。
“你看以前,你是不是不會用電腦,不會打字,連網店是什麼都沒聽說過對吧。”
羅群點頭:好像是這麼回事。
“現在,你打字那速度連大娘二娘都趕不上了吧?”
“你要相信你自己,很厲害。”
“你還可以在網店上把東西賣給全國各地的客人。”
“就說咱們鎮上的那些實體店,那店裡的商品都隻能賣給周邊的本地人,哪能跟你一樣賣給外地人,賺外地人的錢。”
你說是吧?”
羅群:好像有點道理。
羅葉再接再厲:“這些東西都是你從學校畢業後才開始學的吧。”
“所以呀,咱還年輕,想學什麼,你都可以學。”
“等你學會了,不也一樣的可以靠著這能力賺錢嗎。”
羅群:是這樣嗎?
麵對羅群那疑惑的眼神,羅葉給了對方一個肯定的眼神:“咱反正年輕,你想學啥,你就學。”
“如果需要花錢交學費的,你就努力工作攢錢,再交學費。”
隻要公司有生意,再怎麼著,羅群這工作也是能乾下去的。
羅葉估摸著是羅群聽其他人嚼舌根的多了,見的多了以後開始懷疑自己了。
比如村裡人聊天的時候,說不定有人會調侃羅群,
你什麼都不會,每天在公司做什麼活,等等,這聽的多了,羅群就聽到心裡去了。
以前的羅群從來不會這樣想。
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壓根聽不明白這些。
或者說聽的一知半解,也不願意動腦子想。
但現在卻聽進去了,上了心。
所以呀,這人變得聰明了,也不好。
各有各的煩惱。
“好,姐,我知道了,我想學大娘她們記賬,我覺得好厲害的樣子,也不知道難不難學。”羅群說著自己的目標。
羅葉:……
你那一百以內的乘除法都迷糊的人,這讓我怎麼回答。
“可以呀。”
“你可以試著先記自己的賬,比如你每天花了多少錢,又有多少錢入賬。”
“這每天都記賬,養成記賬的習慣。”
“待累計滿一個月的時候,再統計統計一個月賺了多少,花了多少。”
“再分析分析,這錢具體花在了哪些方麵。”
“咱們慢慢來,一口吃不成胖子,先了解了解,看看是否感興趣,再慢慢學。”
雖說羅群選了個難度高的目標,但羅葉也不忍心打擊她的積極性,先學會記自己的賬,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