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騰冷哼道“伱還真是好日之過了幾天,就忘了當年咱們在幽州斥候馬隊的時候,黃都尉和李校尉貪了咱們隊多少軍功?你還記得嘛?都忘了吧?要不是咱們碰巧跟李都督一起抓了楊巡,劉將軍的能出頭?就怕以後回了幽州軍,苦仗難仗還是咱們打,領功受賞就未必了.”
張世武聽完也不言語了,畢竟以前在軍中些破事是沒少遇到的。
要不是他們對跟李元徽一起截住了楊巡,讓劉玄機的名字直達禦前,誰會在意你個隊正?
即便帶回了楊巡,大功也是人家都尉校尉的。到時候說不定就是給點賞錢,升個都尉就算燒高香了。
兩人躊躇間,劉玄機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年老黃雖然沒少吃咱們的功勞,但是對咱們也還算照拂,你們現在也都是校尉,那些舊事還提起做什麼?”
“薛大都督既然是親自跟聖上請命,調我會漁陽太守,騎軍督,與我軍政大權,自然不會慢待與我,再說劉某如今還是李家的女婿,朝上有李大將軍,還有唐公和李四郎的麵子在,誰在想吞咱們的功勞,也得看看他有沒有一個大肚皮”
劉玄機其實對自己的選擇,也是有些疑惑,畢竟在揚州有李元徽的照料,他的日子其實相當的好過。
但他總覺得,這樣下去,好像會失去些東西。
冥冥之中,又覺得自己應該回幽州,建立一番功業。
隱隱約約,他好像看到一條大路,但這條大路通向何方,到達何處,眼下的他並不清楚。
但他還是決定,走一遭。
要是沒混出什麼名頭,還有李家這頭呢.
另一邊,心緒有些混亂的李元徽沒有上馬,而是選擇了步行。
張堅和張鎮惡兄弟兩個一左一右落後一個身位跟著,還有一眾武衛營的牙兵則是尾隨在後。
人高馬大跟個小山一樣的王佛保手裡拎著一直黃銅打造的金剛降魔杵,重三十斤,但在他手裡卻舉重若輕。
“劉兄這一去,真是如同折我一臂啊。”
李元徽歎息道。
嘴上雖然這麼說,非常的惋惜,但其實心裡更多是焦慮和擔憂。
不過想想自己現在的這個班底,好像爭天下也不是很難啊.
老朱不用說了,現在看,勉強算個將才,但就潛力來說,那是曆史級彆的帥才。
先不說他治國的本事,就打天下,那是杠杠的猛。
李青蓮,戰術戰略都是一流,絕佳的戰略規劃。
謝巽、張撫、郭風和、曹策等士人也是各有所長,治軍理政都不在話下。
蕭釋之、陳瑱,都是軍略超凡的大將之才。
張堅、張鎮惡、常雁衡,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三人還不光是有勇力,還都是潛力極大的將才。
何貴、周本、夏侯元弘、殷拱.都是強悍之輩,不說能每個都能獨當一麵,但執行力都沒問題。
另外老朱營裡還有個徐大,如果沒猜錯,也是武廟級彆的名將。
三郡太守之中,淮南太守鄭善道文武兼備,一旦形成格局之勢,必然是絕佳助力。
但怎麼能讓他為己用,得花些心思。
李元徽這麼一想,突然就感覺,自己行了,好像能支棱起來啊?
有些讀者可能會質疑,覺得沒人知道劉玄機多猛。所以覺得薛世雄可能不會關注到他。
但前麵在青州泰山之戰的時候,劉玄機獨驅千賊,並因此被封為虎威將軍。這種壯舉,比起二爺萬軍之中斬顏良,文鴦七進七出,也相差不多了。
你想後世都傳頌這種壯舉,當時也一定是大新聞。
就算傳播的忙,這都兩年過去了,怎麼可能不知道啊。
所以劉玄機現在已經是天下聞名的猛將了,因為得到慕容英認同的“當世虎臣”。所以薛世雄才會想著把人調過來。
反倒是朱、常、徐等人才是真正的無人知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