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王佐之才_我真的隻想混個從龍之功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0章 王佐之才(2 / 2)

鄭善道聞言:“四郎儘管開口。隻要在為兄權責之內,必定權力而為。”

“好,那就不跟兄長客氣了,我欲在江淮,屯田。”

李四這句話,相當於緩緩的展開一副畫卷,畫卷最後卻是一柄匕首。

鄭善道聞言先是肅容相視,而後大笑道:“哈哈哈,四郎,你這到底還是沒藏住啊?”

“兄長,我可從來沒藏過,都是有話直言的。”

李四一邊說這話,一邊拿起酒壺給鄭善道的酒杯滿上,然後又給自己的酒杯滿上。端起酒來,衝著對方示意,而後先乾為敬。

鄭善道也端起酒一飲而儘,然後開口道:“四郎以為,天下大亂在即?”

李四笑道:“兄長,這樣試探就沒意思了吧?我剛才可是該說的都說了。”

鄭善道,“慕容氏諸王各據要地統兵,聖人在尚且有慕容旭、慕容安國之流意圖謀反.若沒有聖人鎮壓慕容氏諸王,必然是天下大亂的局麵,龍蛇並起啊.四郎欲據江淮以自保?伺機而動?”

“不瞞兄長,正有此意。”

鄭善道開始打開天窗說亮話,李四郎也算是開始交一些底,半真半假。

畢竟跟這種明白人,你要是一點實話沒有,大家也沒法交談。

這位鄭世兄是李元徽想要在江淮搞屯田的關鍵人物,畢竟他是淮南太守。

而江淮一代,最適合搞屯田的地方就是淮南。而且這地方也是有曆史經驗的。

鄭善道沉吟片刻道:“淮南地區,或者說揚州、豫州之間的這片地,本就水網縱橫,土地肥沃,漢末魏吳於江淮對峙,司馬懿就提議在此處實行屯田,遂命尚書郎鄧艾在此地做先期調查。

鄧艾巡後上言,認為以前大軍出征,‘運兵過半,功費巨億。’若在淮北屯兵二萬,淮南屯兵三萬,‘什二分休’同時開運河漕渠,‘以增溉灌,通漕運。’經過計算,除去成本,每歲可儲備五百萬斛糧食,六七年就是三千萬斛,可供十萬之眾吃五年之久。’以此乘吳,無不克矣。’從當年開始開廣漕渠,經營淮南屯田,自此之後,每東南有事,大興軍眾,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四郎你想在此屯田,莫非是想效仿鄧艾舊事?”

李元徽聞言,連忙拍了拍手:“兄長博古通今,有經天緯地之才,小弟佩服,這杯酒敬兄長之博聞強記。”

說罷,李四舉杯飲罷。而後鄭重道:“江淮四戰之地,我據此本無異心,唯有保境安民而已,然此時流民四起,勞役過重,耕者為躲避勞役賦稅,土地都不要了舉家逃亡,民田賦稅過重,且有勞役,百姓勢必不願意耕種,隻有充作軍屯,方能改觀。”

托老丈人的福,大燕現在各地包括淮南都有太多撂荒的地,合理利用起來當做軍屯肯定是沒問題的。

淮河北麵自然是不能去種地,但淮南這麼大地方呢,完全夠用。

隻是想要搞軍屯,沒有鄭善道的配合肯定是不行,馬上就是春耕了。

所以一定得忽悠著鄭善道幫忙。因為他這個平南將軍府不能隨便把地圈過來搞軍屯,必須有淮南郡縣方麵的配合才行,不然光是朝廷哪裡扯皮,就不知道得扯到什麼時候去。

鄭善道心中暗道,你這小子倒是挺能掰扯,民田得交田賦,軍屯就不用上繳糧食了?

不過忙還得幫。李元徽吐露的計劃跟他的想法顯然是不矛盾的。

“四郎如此說,那為兄自然是要助你一臂之力的,不過嘛”

“兄長放心,糧食有你三成。”

“哈哈哈,快人快語,那就成交?”

“成交。”

(本章完)

.


最新小说: 年代炮灰,靠神豪係統科研強國 搶救大明朝 路人她隻想過平靜生活 活埋大清朝 鄉村命師 快穿之攻略男主 抗戰:開局百萬噸物資,首長麻了 不孕和離後,公主開始廣納後宮 你對死靈法師有意見? 痕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