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很多事,我都做錯了。有些急躁,好大喜功.是這樣吧?”
高智興聞言一驚,張嘴卻沒發出聲音來,慕容英也一抬手示意他不必勸慰自己。
隨後繼續道:“在廣武的時候,我想了很多。大燕明明如日中天,為什麼突厥人敢突然南下?後來那一個多月,我都在想,直到突厥人的箭矢就落在我不遠處的時候,我才想清楚,大燕的天下,可能出了些問題。皇叔走的那天,他跟我說,魏宣帝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才想明白,可能真的錯了但我不敢認錯啊,智興,你是跟我一起長大的,咱們除了是君臣,還是朋友,所以這些話我隻跟你說.”
“這半年好像做了好多事,但其實一直都是在給前幾年的肆意妄為還賬罷了,本以為我醒悟之後,這天下就能恢複先帝時候的盛況,誰知道不過在下蔡幾日就染了疫症,差點就去見武帝和先帝了”
“我很怕啊,那幾日我很怕,不是怕死,是怕死了沒臉見祖宗啊,天下被我治成這樣,那幾日恍恍惚惚,整日做夢,夢見武帝和夢見先帝,夢見他們罵我是不肖子孫,還要拔刀砍我哈哈哈,”
“好在我挺過來了,可能還有些時間,但我要做些準備,萬一我突然.這大燕不能後繼無人。祖宗的天下不能丟。”
“皇長子鄭王性情庸弱,我一直都不喜歡,但其實我知道,他如今這副樣子,很多都是因為我的原因.”
“老二梁王,心思太多,太雜,且比我還要自負,天下若交給他,一定比我前幾年做的還要過分。”
“至於老三,這小子很聰明,也能聽得進勸諫,還知道籠絡人心,但無恒心,容易搖擺,不夠果決我怕這局麵,他收拾不了.”
“太子.太子很聰慧,但年紀小,母族又太弱,無法成為助力,而且那幾個大的也不會服他,早晚要奪他的位。”
“其餘二子,不過稚童。可以不論.智興,若要立嗣,該擇何人?”
高智興聞言有些驚訝的合不攏嘴,本來這種事情他是不參與建言的,但慕容英跟他推心置腹到這個地步了,那他就必須給出一個明確的建議。
高智興想了一番之後道:“聖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又有太子為國本,何必擔心?”
慕容英聞言,沉默了一會,他知道高智興其實已經給出了建議,“太子為國本”。
但慕容英擔心的是,如果自己突然得了重疾,就像這次一樣,險些去見了列祖列宗,太子的年紀根本就壓不住他的兄長們,有沒有母族相助,到時候.
“太子年幼。我總不能把老大老二老三,都殺了吧?”
高智興這才明白慕容英的顧慮,害怕死後諸子相殘。
“聖人,自古立儲,皆以嫡長為先。若嫡子年幼,可以立長。”
“你是說老大?”
高智興知道慕容英並不喜歡大兒子慕容超,但眼下,符合慕容英要求的,還真就是這個他一貫都看不上的大兒子。
“聖人,皇長子雖然庸弱,但其寬厚仁慈,行事穩重。”
“寬厚仁慈,行事穩重?嗬嗬嗬嗬.你倒是對他寄予厚望”慕容英聞言,臉上多了幾分複雜的笑意,有譏諷,有無奈,有不得已,還有些釋然。
因為他想起年前臘月二十九帶著諸皇子公主,去探望病榻上的衛王慕容定。
在回宮之前,皇叔慕容定也屏退眾人跟他說了幾句建言。
“阿超這孩子雖然看著有些平庸了,但他有孝心,懂規矩,知進退,這些年聖人你太過苛求他了,大燕有三個雄才大略的明君,下一個,平庸一些不一定是壞事隻要他懂得仁德之道.”
當時的慕容英,隻覺得皇叔一輩子征戰,可能是有些老糊塗了。大燕難道靠仁德打天下嗎?
但經曆了廣武之圍和後麵的一係列事情,今天又聽到心腹舊友的話,心裡忍不住歎息一聲。
皇叔,似乎,你才是對的啊。
打天下要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但治守天下,的確該有些仁德和寬厚。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