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亮之後,慕容伏允才帶著長子慕容順出城去安撫大軍,臉上已經全無昨日閱兵時候的豪邁風光,看著硝煙還未散儘的,滿地都是傷兵哀嚎的大營欲哭無淚。
而李二郎率領四百餘燕軍,已經踏上回轉隴西的歸途了。
在跟父親李源和幾個兄弟作彆之後,李二帶著幾十個武士趕赴隴西上任。
這幾十個人裡麵都是他這幾年結交的遊俠,來投奔的李家故舊,以及收容的逃犯。
雖然成分複雜,但各個都是頗有勇力的豪傑。
到了隴西之後,這裡作為隴西李氏的郡望所在,李二自然是如魚得水,雖然隻是個都尉,但統兵六百騎,快趕上尋常校尉了,且直屬於隴西太守姚弘。
姚弘隻當李二是來鍍金的世家子弟,但這裡是隴西李氏的大本營,換句話說李二在隴西說句話,肯定是比他這個太守管用的。
不光是李家的祖地成紀,還有狄道,襄武,臨洮,姑藏這一片大族全都是以姓李的馬首之瞻。
李二雖然不是出生在隴西,但人家是正兒八經的顯赫嫡支。
其父唐公李源更是跟大將軍李神符一起作為李氏的代表人物。
所以姚弘也知道管不了李二,也就隨便他折騰。
而李二來隴西,除了想要跟父親遙相呼應之外,也是想要建功立業的。
特彆是在聽了兄弟李元徽百騎下晉陽之後,那就更是感覺時不我待了,憑借著在隴西的人脈和影響力,四處打探消息。
在半月之前得知吐穀渾又在枹罕一代集結軍力,但入侵的方向還不清楚,可能是隴西,也可能是金城一帶。
膽大包天的李二當即就精選了五百甲士,然後直撲枹罕,一路晝伏夜行,悄無聲息的趕到了枹罕城外。
並且在伏允可汗檢閱大軍之後,決定發動夜襲。
事實也證明了,勝利之神會眷顧勇敢者,五百燕軍夜襲吐穀渾大營,直接斬殺的就有數百,加上同室操戈和互相踐踏者,死傷數千人。
經此一戰,吐穀渾人最少幾年之內都得消停了,無力進犯隴右。
“這一仗打的痛快啊,哈哈哈,此戰之後,天下誰還不知道你李二郎的大名?”
回程的路上,劉宗訓騎在高頭大馬豪邁的說道。
劉宗訓,京兆人士,其父劉讓,曾為南陽太守,其好俠仗義,落拓不羈,喜歡結交輕俠之士,因不事生產落得家貧如洗,後以父蔭被封為騎都尉,隨慕容英征討遼東。行至汾陰縣時,劉宗訓自料誤期依法當斬,便與部屬屠牛犯法,被逮捕入獄,一年後才被贖出。
因為跟李家有舊,所以投奔李源而來,與李二更是出則連騎,衣食相同。
這次來隴西,自然覺得有了用武之地,極為暢快。
李二聞言卻輕笑道:“劉兄過獎了,此行雖有微功,但比起四郎來,我這當兄長的還略有不如啊。”
劉宗訓聞言,卻放聲大笑:“二郎如此說,四郎該無地自容了,不過這小子的運氣,真是好的沒話說。”
一旁出身扶風竇氏,李二的表兄竇琮也跟著笑道:“你彆說,伱還真彆說,四郎這運氣,確實離譜。”
劉宗訓和竇琮兩人都是李家的故舊姻親,自然清楚李四有幾斤幾兩,無論是騎射還是軍略,跟李二相比確實是遠遠不如。
但如今卻已經是虎賁郎將,授勳銀青光祿大夫,還被選中為駙馬都尉,這不是運氣好是什麼?
當然,眼下他們還不知道李四已經是平南將軍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