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身上摸了半天,拿出兩個銅板,在旁邊的攤位上買了兩個餅子,塞給了孫大壯和孫二虎。
“先吃點餅墊吧墊吧,趕緊跟我回村去收菌子山筍。”
母子三人回村的路上,孫大壯和孫二虎心裡總是沒底,忍不住嘀咕“娘,咱們真的要收菌子和山筍嗎?”
“如果收的多了賣不出去怎麼辦?”
“怎麼賣不出去?你沒看見今天的菌子和山筍都賣了嗎?”
蔡多餘覺得,薑梨收購那麼多的菌子山筍都能賣出去。
她有什麼不能的?
她心裡較著一股勁兒,腦袋瓜子一熱,根本就沒有仔細考慮過市場需求。
當然了,她也不懂。
不過,她腦袋也轉了轉,分析的頭頭是道,“今個李記買了咱們的菌子和山筍,明天就能大賣,到時候鎮上各個酒樓爭著搶著模仿,咱們還怕東西賣不出去?”
孫大壯和孫二虎兩人都沒有做生意的經驗,腦袋瓜子也不怎麼靈光。
聽到這番話,稍微的琢磨了一下,覺得有幾分道理,便沒再出言勸說。
幾人回村後,蔡多餘便在家裡找了一個破舊銅鑼,在村裡使勁的敲打了起來。
一邊敲打,一邊扯著嗓子吆喝。
“收菌子和山筍嘍,收菌子和山筍嘍……”
“價格高,賣的好,家裡有菌子和山筍的,趕緊來老孫家啦。”
她拿著銅鑼這麼一敲,村裡不少人被驚動,紛紛出來打探。
“大壯他娘,你怎麼也收菌子和山筍啊?你收這些東西做什麼呀?”
蔡多餘雄赳赳氣昂昂的,就像是一隻老母雞,聲音那叫一個高亢,“當然是賣了。”
“難道就興薑梨一個人和酒樓做生意,我就不能和彆人做生意了?”
“你們家有沒有山筍和菌子賣嗎?沒有我就不和你閒聊了,我還忙著呢。”
蔡多餘那叫一個神氣,如果她是隻母雞,那這會尾巴早就翹上天了。
她腰板挺的筆直,自認為自己現在和這些土包子們可不一樣了,她可是在鎮上做生意的人。
日後發了財,說不定全家都要搬去鎮上住。那就是城裡人了,和這些泥腿子不是一路人。
“蔡多餘,你收菌子和山筍是什麼價啊?如果你收的價和薑梨一樣,我們乾嘛要賣給你?”
村民們多多少少還記著是薑梨帶他們挖菌子和山筍的,不好意思剛剛掙了兩天錢,就把薑梨拋到腦後去。
蔡多餘在心中衡量了一下,給出了報價。
不管是菌子和山筍,她給出的價格都比薑梨收購的價格多了兩文錢。
一斤就是兩文,那五斤可就是十文了。
一些見錢眼開的村民,聽到她這裡的收購價格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挖來的菌子和山筍都賣給了蔡多餘。
薑梨抽空去了一趟地,查看了下自己剛買下的那幾畝地。
同時盤算著,那幾畝地種些什麼好?
從地裡回來,便看到家門口站著一個人。
身形嬌弱,背影闌珊,正是她娘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