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這股特彆,餘步迅疾動起手來,快速的拚湊著一塊塊看似互不搭噶的碎木,卻神奇的組成一個鏤空的整體。
鏤空部分是沒有沾染陣紋的地方,那些碎木,要麼被那人直接轟碎了,要麼沉入湖底了,而連接的部分,則是陣紋的走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僅僅片刻功夫,一個完整的陣紋浮現餘步的眼前,並且整體閃起綿長的暗光,是處於激活狀態的。
當然,這是因為餘步至始至終都運轉著骨蠻之力,否則也不可能使得碎木之間,仿若粘了漿糊一般彼此連接。
甚至,在陣紋形成的這一刻,宛若一個內部自洽的整體,組成一個格外穩定的結構,任憑餘步用力搖擺,也不曾散落。
於是,餘步將之重新推入湖中,卻沒有第一時間跳上去。
而是走到第二個小船之前,再度俯下身嘗試修複它的船底。
很顯然,餘步是要鞏固甚至是領悟這陣紋的刻畫之法,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就像是將墨家機關分解下來,然後告訴你組裝方法,讓你不斷嘗試。
結果自然不會領悟墨家機關道,但是能夠熟稔這一個機關。
隻要餘步搞透當下的,就能運用這個陣紋,說不得還能多少了解入口處的那一個陣紋,而且有些結構相同的陣紋,以後接觸起來也會輕鬆很多。
這良渚古城,本就是蠻族的寶地,其中勢必有著這樣那樣的陣紋,懂些皮毛,總好過一無所知。
如此,餘步浪費了不少時間,也組裝了不少小船,卻又在某一刻突然停手,並未修複所有小船。
他的目的本就不是修複所有小船,甚至隻有一個就夠了,如今收手,是因為已經徹底掌握了這個陣紋,沒必要浪費更多的時間。
不再猶豫,跳上那個放入湖中的小船,激活陣紋,當即小船堅定的遊動起來,向著古城的水門而去。
這時候,餘步才認真打量起眼前的水門,不過三丈左右高寬,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水橋拱門,卻有著連續六個相間排列,在餘步看來就像是古城的六個拱門。
小船晃晃悠悠,也不可調控方向,飄向其中的一個水門,速度異常緩慢。
給餘步的感覺,是不是因為重新修複,這陣紋還不夠完美,在力量上欠缺了什麼,甚至餘步擔心,會不會半途散架,那就麻煩了!
在餘步快要失去耐心,也異常擔憂的煎熬之中,終於如同蝸牛般“爬進”從左數起的第三個水門。
然而,在水門之下,餘步總感覺小船停駛了,而且大有散架的趨勢。
不得不俯下身來,重新查看小船的船底陣紋,否則,怕是到不了對岸了。
“還真是有些鬆動了,是什麼原因?”仔細探知之後,餘步發現陣紋真的就如拚接起來的破碎花瓶,隨著漿糊的乾澀變得鬆散起來。
是缺少能量嗎?想來想去,餘步覺得有可能唯一的辦法,便是為其提供骨紋之力,給其“充上”足夠的燃料。
還真有用,隨著陣紋再度閃起一陣暗光之後,小船的速度好似有了明顯的提升。
重新起身,在小船微亮的暗光映襯之下,湖水閃起一陣不算太明顯的波光,倒映在水門的上頂之上。
恍惚間,餘步透過這更加微弱的波光,看到上頂之上,好似有著什麼特彆的東西。
豁然抬頭,利用骨紋激活的金光,照了照上方,當即心神巨震。
這是…壁畫?一幅幅傳神的圖案,繪聲繪色,好像是記載著某個動態的故事,或者說是技藝。
是了,就是技藝!像是一段古老的傳承技藝,餘步此刻斷定,這應該是源自古城建設之初的。
隻是,這裡光線暗淡,要不是餘步碰巧在那一絲暗光的照耀之下,瞥見一絲光華,怕是很難發覺。
想來此前乘坐完好小船,快速通過這裡的小船,根本不會發現這個。
隻不過,相比於猜測它的由來等等原因,餘步被這技藝深深的吸引了。
這…好像就是陣紋的刻畫之法!
剛好,這個時候的小船又一次緩緩停駛了,給了餘步認真查看的機會。
某一刻,餘步更是直接跳上水門的橋墩之上,繞向另一個水門之下。
或許…六個水門的拱頂,會有一個完整的傳承技藝!
喜歡從前有座鎮魔碑請大家收藏:()從前有座鎮魔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