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令遵和小田氏聽完兩人的陳述,頓時目瞪口呆,兩人麵麵相覷,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似乎完全不明白這突如其來的指控是怎麼回事。
陸判官猛地一拍驚堂木,聲音如雷霆般炸響“你二人究竟還要嘴硬到何時?若再敢隱瞞不報,本官定要大刑伺候,讓你們嘗嘗苦頭!”
這聲怒喝如當頭棒喝,讓田令遵似乎從夢中驚醒。他急忙辯解道“大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啊!他所說我去買藥之事,若是四年前發生的,他又怎會記得如此清晰?這明顯是他們在編造謊言啊!”
陸判官冷笑一聲,反駁道“四年前的事又如何?即便是十年、二十年前的舊事,也有人能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田令遵仍不甘心,繼續申辯道“可是大人,我姐姐姐夫已病入膏肓,這家業他們本就是要托付給我的,我又何必下此毒手呢?”
陸判官眉頭一挑,厲聲問道“你說他們要將家業托付給你?口說無憑,可有證據?”
田令遵急忙答道“有,有,我有契約文書和見證人。”
陸判官聞言,立即下令將證人和文書帶來。不一會兒,文書和見證人便被帶到了堂上。
文書上字跡清晰,白紙黑字地寫著立田令遵為劉方遇的家產繼承人,但需在繼承家產前改姓劉。關於子女的安排也寫得明明白白隻要家中尚有財力,每月需給兩個女兒各兩萬文錢;兒子年滿十四歲時,是否接管家業,由劉令遵自行決定。此外,劉令遵還需負責兒子的婚事,即便將來分家單過,也需每月足額給付兩萬文錢。
契約的一方是劉方遇,另一方則是劉令遵,而見證人和書信人則是安美。這份文書似乎為田令遵的辯解了一些有力的證據,但陸判官並未因此放鬆警惕,他深知在這錯綜複雜的案件中,真相往往隱藏在層層迷霧之後。
安美,一個當地的窮酸秀才,家境貧寒,為了生計,常沿街為人書寫書信、契約等文書,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陸判官審視著安美,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安美,你說你能為此事作證?這份文書,是不是你和劉令遵二人聯手偽造的?”
安美急忙辯解道“大人,我絕對沒有偽造。這文書確實是我親筆所寫,當時劉方遇也在場,他簽字畫押,全程清醒且精神。文書立下之後,他才因病去世的。”
陸判官眉頭緊鎖,繼續追問“既然寫文書時他尚且清醒,為何不久後便離世了?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安美,你如此積極地為劉令遵作證,莫非你也牽涉其中?”
安美一聽此言,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大人,冤枉啊!此事真的與我無關,我隻是一個代人寫文的窮秀才,哪裡敢牽涉這種大案!”
審訊持續了一整天,夜色漸濃,仍無新的進展。陸判官無奈地宣布退堂,將劉令遵、小田氏和安美三人暫時關入大牢,擇日再審。
幾天後,三人再次被提訊,然而審訊依舊沒有新的突破。就在三人感到絕望之際,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陸判官竟然當庭宣判,判處三人死刑!
三人頓時如遭雷擊,哭作一團,連連喊冤。然而,陸判官卻麵無表情,對他們的哭訴置若罔聞。幾天後,三人被押往刑場,在鬨市之上,三顆人頭瞬間落地,鮮血染紅了青石街道,圍觀的人群一片嘩然。這起離奇的案件,仿佛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真相究竟如何,無人知曉。
在這起撲朔迷離的案子裡,既無確鑿證據,又無犯人供詞,何以判得如此迅速,刑罰又如此嚴酷?這其中,自然有著不為人知的緣由,而那個緣由,竟是一個字——錢。
劉家兩位千金,可不是心血來潮才去的官府報案,她們背後有著周密的計劃和深遠的圖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她們先是呈上了一份詳儘的訴狀,附帶著人證和案情經過,使得整個犯罪過程看似鐵板釘釘,無懈可擊。然而,這隻是她們的第一步棋。緊接著,她們暗中調動大筆銀錢,四處打點,疏通關節,使得案情迅速朝她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這兩位千金,大女兒嫁給了富甲一方的石家,二女兒則嫁入了顯赫的李姓門第。這兩戶人家,在當地都是權勢滔天,家財萬貫的大家族。
白日裡,她們在衙門裡狀告不已;夜幕降臨,她們便帶著豐厚的銀錢,秘密拜訪府衙裡的各級官員,上下打點,毫不吝嗇。數千貫銀錢如流水般花出,隻為了能讓這案子按照她們的意願迅速了結。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便是那成德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李從敏。他不僅是當地的軍政要員,手握重權,更因著其特殊的背景——唐明宗李嗣源寵妃淑妃的親侄子,而橫行霸道,無人敢惹。他的態度,直接關係到這起案子的走向。
在金錢的魔力與李從敏的暗中操控下,府衙上下對這起案子的態度出奇地一致涉案之人必須嚴懲不貸,最好讓他們永遠閉嘴,免得再生事端。
於是,劉家兄妹二人弑親奪財的案子,便在一片風聲鶴唳中迅速了結。劉家姐妹如願奪回了家業的管理權,所有人都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行刑那天,鎮州城的街頭人頭攢動,圍觀的人群中隱藏著一個特殊的身影,他就是當朝禦史趙都。趙都此行原本隻是路過鎮州,但偶然間聽聞了這起轟動一時的案件,他心生疑惑,決定私下裡深入調查。經過一番走訪和探尋,他不僅逐漸揭開了案情的真相,還發現了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然而,當三人被判處重刑時,趙都並未立即站出來揭露真相。他心中有著自己的盤算和野心。趙都一直渴望名垂青史,至少也希望能夠再升一層官位。他知道,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有所建樹,贏得一個好名聲。而扳倒朝中的幾個大員,無疑是獲取名聲和地位的最佳途徑。
那麼,該扳倒誰呢?趙都在心中將朝廷裡的重臣一一篩選,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李從敏身上。李從敏身為成德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權勢滔天,橫行無忌,早已引起了趙都的不滿。如果能夠將李從敏扳倒,不僅可以除掉一個惡霸,贏得民心,還能彰顯自己剛直不阿、不懼權貴的品質,可謂一箭雙雕。
有了這個念頭後,趙都對李從敏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當他看到鎮州府的這起冤案後,心中不禁暗喜,他知道機會來了。三個人頭落地時,趙都雖然表麵不動聲色,但內心卻滿是歡喜。這起冤案不僅徹底坐實了李從敏的罪行,還為他扳倒這個大員了有力的證據。
回到住處後,趙都連夜奮筆疾書,將這起案子從頭到尾詳細記錄,寫成了一封奏折。他在奏折中並沒有過多關注劉家的事情,而是重點揭露了李從敏如何收受賄賂、指揮下屬官員幫助兩個女子從親眷手中謀奪家業、害死三條人命的罪行。趙都深知,這封奏折一旦呈上朝廷,必將引起軒然大波,而他也將借此機會一舉成名,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
唐明宗接過趙都呈遞的奏折,隨意掃了一眼開頭,心中並未起多少波瀾。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地方上一起小小的家族糾紛,不值得他過多關注。於是,他便將奏折隨手放置一旁,打算稍後處理其他更為緊急的事務。
趙都老謀深算,早已料到皇帝可能會對此事不以為意。他擔心皇帝會悄無聲息地將事情抹平,於是心生一計。在奏折送出之前,他特意謄抄了幾份,暗中遞送到一些文職官員手中。他謊稱自己不太擅長寫奏折,請對方幫忙出出主意,看看奏折中是否有何不妥之處。就這樣,一份原本不起眼的奏折,開始在文官之間悄然流傳。
李從敏作為地方主政官員,朝中自然有他的眼線。幾個禦史言官看到趙都的奏折後,心知事關重大,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遞給了李從敏。李從敏得知此事後大驚失色,他深知一旦此事被皇帝重視起來,自己的前途將岌岌可危。於是,他急忙讓妻子去找淑妃說情,希望能通過淑妃的關係,讓皇帝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正是他這一舉動,反而壞了大事。原本唐明宗對趙都的奏折並未太過在意,但見李從敏如此緊張地動用關係,心中不禁起了疑雲。他開始懷疑這到底是怎樣的案子,竟然會讓李從敏如此緊張地找人說情?而且,朝臣呈遞給自己的奏折,李從敏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基於這兩個疑點,唐明宗開始意識到此案可能關係重大。同時,他也對李從敏感到惱恨,一個地方節度使居然敢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實在是大不敬。於是,他重新將奏折翻出來,細細閱讀起來。讀完之後,他下定決心要徹查此事,於是下旨讓李從敏的副手符蒙重審此案,並暗中調查李從敏。一場圍繞這起案子的風波,就此在朝中悄然掀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符蒙開始著手調查這起看似錯綜複雜的案件。他首先找來了兩個證人,經過嚴刑拷問,二人終於承受不住壓力,吐露了真相。他們承認自己在庭上作了偽證,原來這一切都是受到了劉家兩位小姐的脅迫。她們不僅以親人的性命相逼,還給了他們一筆不菲的錢財,讓他們配合說謊。
符蒙心中有了底,他又找來了劉家的管家,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起案件的內情。他詢問管家,為何舅爺會變成了劉家的大爺,小姨子又怎麼成了大奶奶。管家的回答與劉令遵和小田氏之前的供述如出一轍,這讓符蒙更加確信,二人所說確實是事實。
接下來,符蒙果斷地將劉家兩位女兒拘押到案。一開始,她們還嘴硬,堅稱自己無罪,不斷喊冤。但符蒙並不為所動,他將之前收集到的證人證言一一擺在她們麵前。看到這些鐵證如山,兩位小姐頓時傻眼了,知道再也無法抵賴。在符蒙的逼問下,她們終於交代了背後的實情。
原來,起初劉家將家業交給田令遵管理時,兩位小姐是認同的。但她們的丈夫對此卻極為不滿,覺得家業應該交給自己來繼承,而不是一個外人。劉令遵按照遺囑的規定,每月付給二人各二萬文錢作為生活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姐妹倆開始不滿足於這些錢,她們隔三差五就找劉令遵要錢,而且要的越來越多。
劉令遵漸漸無法忍受這種無休止的勒索,於是他找到小田氏商量對策。小田氏告訴他,要多為小兒子考慮,以後該給多少給多少,多一文也不給。兩位小姐得知這個消息後,惱羞成怒,在她們丈夫的挑唆之下,竟然上演了這麼一出二女告狀的戲碼,企圖通過法律手段奪回原本屬於她們的家業。
案件的真相雖然已大白於天下,但符蒙卻陷入了另一重困境。他深知,要查明李從敏是否有謀反之心,以及在朝中勾結的勢力、暗藏的內線,還有他如何將手伸進後宮的陰謀,這無疑是一項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符蒙是個極其精明的人,他既不想得罪權勢滔天的李從敏,也不敢忤逆皇帝的旨意。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找李從敏商議。
李從敏這才如夢初醒,他這才明白自己為何會惹怒皇帝。原來,問題並不在於那起案子,而是自己過於急躁和冒進。
於是,他連夜趕回京城,找到唐明宗,如實交代了自己與後宮的來往,以及與朝中言官的勾結。他坦誠地陳述了一切,甚至一再保證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唐明宗聽了李從敏的陳述,心中的疑慮總算消除了。他決定罰李從敏一年俸祿,以示懲戒。
劉家的案子卻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無辜的人已經死去,他們的冤屈該如何昭雪呢?
唐明宗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做出了裁定將劉家那兩個誣告的小姐就地正法,以示公正。同時,他命令朝廷劃撥撫恤金賠償劉家,以安撫他們的家屬。對於鎮州府衙內那些受賄的官員,唐明宗更是毫不留情,下令將他們全部處決。
這起案件真是一波三折,有人心懷不軌,有人居心叵測。但值得欣慰的是,亡魂們終於得到了清白之身,他們的冤屈也得以昭雪。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