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山東腹地,一位名叫彭應鳳的監生,攜同其嬌妻許氏,踏上了赴京候選的漫漫征程。夫妻二人抵達京城繁華的西華門,棲身於市井聲名遠播的王婆客棧。時光荏苒,待他們察覺時,距離至關重要的選拔尚有漫長的半年之遙。歸鄉之路遙不可及,囊中羞澀令他們寸步難移,無奈之下,隻能在陌生的都城中靜候命運的裁決。
許氏,這位嫻靜端莊的女子,每日獨居客棧二樓,指尖穿梭於絲線之間,精心繡製著枕頭與花鞋,仿佛將滿腔期盼與憂慮都化為了細膩的針腳。她還巧妙地烹飪花饌出售,以補貼日益緊張的生活開支。而在王婆客棧對街的褚家樓上,住著一位來自浙江的舉人姚弘禹。此人目光敏銳,無意間瞥見許氏那如桃花般嬌豔的臉龐,心弦被瞬間觸動。
一日,姚弘禹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徑直造訪王婆,詢問那宛若畫中仙子的女子來曆。王婆直言相告,言她是彭監生的結發之妻。聽聞此言,姚弘禹並未掩飾內心的傾慕,直言欲與許氏一晤,詢問王婆是否能從中牽線搭橋。王婆洞悉其意,心中暗生一計,假意應允,更透露彭監生如今困頓至極,甚至有意出讓妻子以求生計。姚弘禹聞之,雖未明言,卻流露出願依王婆安排之意,隨後兩人各懷心事,匆匆告彆。
王婆回到客棧,思忖彭應鳳夫婦現下處境堪憂,不僅盤纏耗儘,連房錢亦無力支付。她趁機登上二樓,見彭許二人正相對而坐,便向彭應鳳獻策“彭官人,何不去午門外張貼榜文,尋覓些臨時差事貼補家用?”許氏讚同地點點頭,催促丈夫速去。應鳳聽從建議,隨手抓起一支筆,便匆匆奔赴午門,期望能找到書寫的機會。
正當彭應鳳徘徊於午門之際,一名威嚴的欽天監校尉忽然出現,一把拉住他,厲聲問道“你可識得字?”應鳳點頭承認,校尉遂引領他進入神秘的欽天監,麵見掌權的李公公。李公公見狀,立刻命他在東廊抄錄朝廷的重要表章,一場意想不到的轉折就此悄然展開。
夜幕降臨,彭應鳳滿載一天勞作的收獲,回到王婆客棧。他興奮地向王婆與許氏講述“多虧王婆指點,我果然得以進入欽天監李公公府上擔任抄寫之職。”許氏聽聞丈夫找到穩定的差事,眼中泛起欣慰之光,柔聲叮囑“如今有了這份差事,你可要用心去做。”
王婆聞此言,心中竊喜不已,麵上卻故作寬慰之態“彭官人,那李公公最賞識勤勉之人。明日你便直接去他府上做事,一月之內不必外出,定會贏得他的尊重。日後選官時,他或許還能助你一臂之力。至於娘子,你就安心在我這裡,無需掛念。”彭應鳳信以為真,次日便帶著兒子搬入欽天監,自此深居簡出,再未露麵。
見時機成熟,王婆悄然前往姚弘禹下榻之處,將彭監生“自願”賣妻之事和盤托出。姚弘禹聽後大喜過望,急切詢問所需聘禮數額。王婆獅子大開口“一百兩銀子。”姚舉人毫不猶豫,立即交付七十兩作為聘金,又另贈十兩作為酬謝,王婆欣然收下。
王婆趁熱打鐵,詢問姚弘禹已授何官職。姚答曰“已得陳留縣知縣之位。”王婆心中已有算計,便道“彭官人特意交代,在您啟程赴任之時,他會親自備轎,送您至船邊。”姚弘禹聽罷,表示即刻啟程,將在張家灣登船等候。
王婆收好銀兩,轉身回客棧,雇了一頂轎子,來到許氏麵前,滿臉堆笑“娘子,彭官人在李公公那裡過得甚好,特遣轎子在此,接您過去同住。”許氏信以為真,簡單收拾行囊,隨王婆登上轎子,一路向張灣而去。
抵達船邊,許氏下轎,愕然發現竟是一艘官船正在恭候。她疑惑不解,轉向王婆詢問“彭官人不是接我去欽天監嗎?為何來到此處?”王婆麵色不改,壓低聲音,語帶同情“娘子有所不知,彭官人因家境困頓,恐耽誤了你的前程,故忍痛將你許配給了姚知縣。姚相公如今貴為陳留縣令,且無原配夫人,你今日便能成為縣令夫人,豈非好事?彭官人已立下婚書,隨附八十兩銀子作為補償,你看,這婚書可是貨真價實。”許氏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驚愕之餘,隻能默默接過婚書,低頭無言。在王婆的推搡之下,她最終被迫登上官船,隨姚知縣一同踏上未知的命運之旅。
一月之後,彭應鳳結束欽天監的差事,返回王婆客棧,卻赫然發現許氏已然蹤跡全無。他焦急萬分,忙向王婆追問妻子下落。然而王婆麵露無辜,高聲喊冤“明明是你當日派轎子將她接走,如今卻來誆騙我要銀子,還說什麼娘子不見了!”言罷,王婆威脅要到五城兵馬司告狀。彭應鳳深知自己身無分文,勢單力薄,唯有忍氣吞聲,黯然離去,臨彆之際,淚水漣漣。
又過了半年光陰,彭應鳳在困頓中自學裁縫技藝,以此謀生。一日,他接到吏部鄧郎中府上的做衣之邀,便踏入官邸忙碌起來。午間時分,鄧郎中小仆進才奉上兩個饅頭作為裁縫的點心。應鳳見兒子熟睡正酣,便將饅頭留給他醒來食用。進才好奇詢問,應鳳便將自己妻子被拐、身陷困境的遭遇一一傾訴,並道“我此刻不食,留予兒子醒來充饑。”進才聞之動容,遂將此事稟告鄧郎中的夫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巧的是,鄧郎中亦是山東同鄉。夫人聽聞彭應鳳的悲慘經曆,立刻讓進才將他喚至屏風之外詳詢。應鳳再次哽咽敘述了妻子被拐賣的苦楚。夫人聽後,溫言安撫“監生你不必繼續做衣,就暫時留在府中,待我家老爺回來,我將你的情況如實告知,或許他能念在同鄉之情,助你一臂之力。”
不久,鄧郎中返府,夫人即刻將彭應鳳之事告之。郎中聞後,頗感關切,喚來應鳳詢問詳情,並讓他出示監生憑證。應鳳從胸前口袋取出文引,鄧郎中驗明屬實,得知應鳳的選官之期尚在明年四月。於是,他指示道“你明日可撰寫一份遠方告詞呈交吏部,我這邊即刻為你辦理選官事宜。”彭應鳳聞此喜出望外,急忙提筆寫下遠方告詞,次日便鄭重呈交吏部,期待命運的轉機。
鄧郎中果斷任命彭應鳳為陳留縣縣丞。應鳳領到任命書後,徑直來到王婆客棧,準備向她辭行。王婆見他一臉喜氣,詢問道“彭相公,恭喜高升,如今選了哪個官職啊?”應鳳平靜回答“陳留縣縣丞。”王婆聽聞此言,心中陡然一驚,暗生恐慌,但仍強裝鎮定,假意恭賀道“哎呀,彭相公即將高升,我這小店怠慢了您多年。來,這裡有件青布衣裳,給您的尊夫人穿上,還有這些五色絹片,我幫她編個漂亮的發髻。您打算何時啟程赴任呢?”應鳳簡潔答道“明日即行。”
應鳳與王婆寒暄幾句後離店而去。待他身影消失,王婆立即喚來親弟王明一,密謀道“那彭監生如今得了官,鄧郎中托他帶回五百兩黃金給家人。你趕緊去把他殺了,取頭來給我看,劫來的金銀你拿兩成,我拿一成。”王明一心狠手辣,一口答應,連夜趕往應鳳回家必經之地——臨清。
夜色中,王明一冷喝一聲“小子,哪裡逃!”揮刀便砍。然而刀鋒偏轉,未能傷及應鳳。王明一驚愕之餘,質問道“你有何冤仇,竟引來如此殺身之禍?”應鳳趁機將王婆的陰謀詭計和自己的遭遇全盤托出。王明一聽罷,深感震驚,不僅沒有下手,反而將自己姐姐的惡行和盤托出,並主動割下一綹孩兒頭發作為證據,還將先前王婆贈送的衣服退還給應鳳。隨後,王明一轉身離去,回京複命。
應鳳安然無恙到達陳留縣,正式上任數月後,他們的兒子偶然溜入姚知縣的府邸。許氏在衙內見到兒子,驚訝不已“這是我親生的孩子,怎會在這裡?”恰逢此時,姚弘禹設宴款待兩位官員,許氏躲在屏風後窺視,赫然發現宴席上的彭應鳳正是自己失散已久的丈夫。她再也按捺不住,衝上前去,夫妻倆久彆重逢,抱頭痛哭,各自述說分彆後的遭遇。姚知縣見狀,驚懼得說不出話來。夫妻二人攜手離開姚府,一家三口終於團聚。
應鳳憤然將此事告至開封府,包拯聞之大怒,立即上奏朝廷,請求嚴懲。朝廷判決姚知縣貶為武林衛充軍,同時派遣張龍、趙虎火速趕往京城西華門,逮捕王婆歸案。王婆被捕後,先遭一頓鞭笞,再經嚴刑拷問,最終供認不諱,被押赴法場,依法處決。這一正義之舉,大快人心。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